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仅一面之缘,他改变了曹利国的人生轨迹!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彭庆/文 邹财麟/图

曹利国踏上摔跤运动之路,缘于一次偶然。

2008年,时任北海市体育运动学校(原北海市业余体校)摔跤队教练的吴天应在回百色凌云老家探亲时,一名亲戚告诉他,村里有个小孩在体育方面特长突出,可以作苗子培养。

吴天应顿时来了兴趣,马上给小孩母亲打去电话,并在凌云县的一处广场对他进行体能检测。

▲吴天应。

“小孩很瘦,但身体很匀称,个头也挺高。”吴天应告诉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通过立定跳远、50米快速冲刺跑、听哨音往返跑等一系列测试,他各项指标都不错,灵敏性十足。

仅仅一面之缘,吴天应就相中了这名叫曹利国的小孩,他的人生轨迹也在这一刻发生改变。

▲2024年5月,曹利国与队友在广西摔跤馆。

2008年9月,10岁的曹利国被吴天应带回北海市体育运动学校,由此进入专业摔跤赛道。吴天应回忆说,曹利国并不是力量型选手,但身体的灵敏和技术都比较出色,教练组综合考虑后,决定着重将他往古典式摔跤方向培养。

除了常规的跑步和跳远,曹利国也开始接触垫上翻滚、转体等专项基本功训练,每天坚持2个多小时。但练了半年之后,这个不善言辞的男孩跑回老家大哭了一场,称身体条件不合适,一度“想放弃算了”。

“你有成为优秀运动员的潜力,一定可以闯出一条路来!”吴天应不忍好苗子被埋没,和曹利国的父母轮番上阵,终于将他劝回了北海。

让吴天应有些出乎意料的是,回到北海市体育运动学校的曹利国像换了一个人,他不再喊苦喊累,而是全身心投入训练中,即便下课了也不休息。

“他在同龄的这批孩子中综合条件并不算拔尖,但十分有韧性。”吴天应记得,曹利国在训练时异常专注,不爱说话的他经常一个人躲在角落,喜欢独自思考,反复专研和摸索技术动作。

抓握、过肩、抱折、转移、跪撑……日复一日,吴天应倾囊相授,将这些古典式摔跤战术融入到曹利国漫长的成长岁月中。

直至2014年,在自治区年度摔跤锦标赛上,一直默默无闻的曹利国大放异彩,并在古典式摔跤项目一举夺魁,站上了最高领奖台。

这次大赛,也让曹利国崭露头角。广西重竞技运动发展中心古典式摔跤队主教练易善军看中他的潜质,于同年将他招入麾下。

▲2024年5月,曹利国接受南国早报采访。

凭借其心态稳定、比赛韧劲十足等特点,曹利国的命运和中国摔跤队发生交集。他于2017年成为中国摔跤队正式队员。首次代表中国队出征2017年亚洲青年摔跤锦标赛,曹利国就带回了55公斤级铜牌。此后,曹利国的级别项目确定在60公斤级,并先后获得过2021年第十四届全运会古典式摔跤60公斤级铜牌,2022年国际摔跤A级系列赛罗马尼亚站古典式摔跤60公斤级银牌及波兰站铜牌,2023年亚洲摔跤锦标赛古典式摔跤60公斤级铜牌等成绩。

8月7日凌晨,爱徒站上巴黎奥运会的竞技舞台,“伯乐”吴天应百感交集。“他确实太不容易了。”吴天应即便已经离开教练岗位,也一直关注着曹利国,看着爱徒不断进步并取得好成绩,衷心为他感到骄傲,“希望他继续努力,在更多的国际赛场展现中国力量,为家乡父老争光。”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陈诗圆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