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蒋为/文 邹财麟/图
以乐器为纽带,体会音乐跨越山海的力量,共同感受季风吹拂。12月7日,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季风的歌——中国—东盟乐器文化展”已于近日在广西博物馆开展,展览位于广西博物馆陈列大楼二楼5号厅,免费向公众开放,将展至2025年2月28日。
展览分为“林籁金韵——风与情的唱和”“乐行伦清——心与音的交融”“山高水长——歌与诗的回响”三个单元,共展出各类民族乐器133件/套,包括凤字符録纹铜鼓、船型竹排琴、象脚鼓、肯当鼓、葫芦笙、牛角胡、蒂法、萨佩、弯琴、缅甸围鼓等重点展品。同时,展览还配套有定制讲解服务、限定文创与印章,其中配套的文创有毛绒挂件、抱枕、行李牌、冰箱贴、便利贴、帆布袋等6款,均为乐器造型。
▲极具风情的乐器展品。
记者了解到,今年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本次文化展是在中国博物馆协会乐器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由广西博物馆联合上海音乐学院、中国民族博物馆、云南师范大学、广西艺术学院以及湖北省博物馆共同举办。这是一场乐器的盛宴,也是了解中国与东盟地区文化交流的窗口。
▲展览现场。
广西博物馆党委副书记唐剑玲介绍,本次展览是跨年特展,希望这个展览能让观众感受到音乐作为人类共通语言的力量,同时体会到文化多样性与包容性。
▲造型华丽的缅甸围鼓。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肖海燕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李沛 段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