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应每天进行60分钟以上中高强度运动”“建议以不同方式进行3—5次/周、30—50分钟/次的耐力练习”……近日,“儿童青少年科学健身20条”(以下简称“20条”)由国家体育总局颁布实施,为广大青少年科学锻炼提供了参考指标。
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到个体的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发展和未来,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智力发育、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发展均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学业压力加上电子产品的普及,儿童青少年久坐少动、缺乏足够身体活动等现象普遍存在,导致近视高发、低龄化,超重肥胖形势日趋严峻,脊柱健康问题日益显现,心理健康问题多发等。
“20条”的编制不仅聚焦当前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所面临的问题与不足,同时还突出了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提升,在儿童青少年运动健身方面精确定位、精准发力,重点围绕健身方式、运动强度、运动量、运动时间等提出指南性、精简、凝练的内容,以释义、作用机理、实践操作等详细的技术支撑材料,简要介绍科学理论依据与健身方法;同时,梳理了现有针对儿童青少年的健康促进指南类文件,避免同已发布的指南或方案内容有过多重复。
考虑到儿童青少年大部分时间集中在学校和家庭,因此“20条”遵循易操作、易实施、强干预的原则,体现多样性特点,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指向性,让儿童青少年有兴趣参与其中,提高孩子们的科学健身素养,有助于他们养成终身锻炼习惯,从而全面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编辑 玉浩
责编 蒋晓梅
审核 孙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