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科研交警智驭交通,训犬神探屡建奇功……广西公安英模闪耀登场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王斯/文 游拥军/图

他是大家“看不见的交警”,却用科技给城市交通装上了“聪明大脑”;他培养了6只功勋警犬,在多起重大案件中立下赫赫战功……1月9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在广西新闻中心举办全国公安英模广西代表记者见面会,5位公安英模分享了他们及团队的奋斗故事。

5位公安英模分享了他们的故事。

科研交警陈宇:为城市交通装上“聪明大脑”

“从警20年,我一直专注用科技赋能交警工作。”南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七大队副大队长陈宇是一名科研交警,也是“看不见的交警”。见面会上,陈宇分享了他和研发团队为南宁城市交通装上“聪明大脑”的故事。

一路绿灯、一路畅通,是不少南宁市民出行时的梦想,陈宇和他的研发团队推出“绿波带”,让梦想成为现实。

陈宇介绍,在推进城市实现“绿波带”信号控制初期,信号控制机的系统、型号都不兼容,导致无法实现联网互通。为破解这一难题,他带着团队前往多个先进城市“取经”,向数十名业界专家请教。历经十几个月的攻坚克难,曾经的难题终于被拿下,南宁成为全国首个能够实现不同设备之间兼容联网的城市。2024年11月公布的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中,南宁的交通健康指数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一。

陈宇带领团队先后研发了40余项科技成果,获得了3项国家专利,荣获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大赛一等奖。2023年,陈宇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训犬王”马幅:培养6只功勋犬立下赫赫战功

北海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警犬技术大队大队长马幅是名副其实的“训犬王”。从警27年,他始终奋战在刑侦警犬技术一线,培养出6只功勋犬,携犬破获各类重大疑难案件256起,被公安部评为全国警犬技术实战人才。

见面会上,马幅讲述了他和“无言战友”们破案的故事。马幅训练的第一只警犬叫“奥龙”,在侦破2007年北海市一起故意杀人案中,马幅仔细勘查发现有隐蔽踏痕,迅速指挥“奥龙”开展搜索,“奥龙”也“心领神会”开展追踪,最终成功找到嫌疑人关键物证,为破案立下战功。

此后10多年,马幅又接连培养了“阿华”“罗江”“吉祥”等5只功勋犬。2024年,一名犯罪嫌疑人作案后逃进大山,马幅带着山地犬“飞虎”和警犬“赛皮”赶往案发地。山林面积广、地形杂、味源多,抓捕工作困难重重,他和警犬夜以继日追踪,不放过微小细节,“人犬合一”默契配合,最终成功追踪找到嫌疑人。

5位公安英模分享了他们的奋斗历程和感人事迹。

“管家式”服务团队:办证“只进一门、只跑一窗”

“‘只进一门、只跑一窗’,是我们对办事群众的承诺。”见面会上,桂林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证件受理大队教导员许婧华作为集体代表,讲述了该大队作为公安政务服务窗口服务群众的故事。

许婧华说,2023年5月,该大队在全区率先研发上线“证照自助拍”小程序,极大地节省了群众拍照时间和费用;研发出集出入境证件、身份证领取于一体的“卡本合一自助取证机”,20秒就能快速取证。自“一窗通办”开通以来,群众办证时间压缩至10分钟内,平均每个事项办理时限压缩63%。

该大队牵头打造的“一窗通办”新模式获全区推广,近5年,该大队共服务群众130余万人次,先后荣获公安部集体一等功等荣誉。

“社区八叔”:专门化解基层疑难杂事

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公安局安阳派出所所长韦乔作为代表,分享了他们在基层化解矛盾的创新之举。

该所创新推出“社区八叔”,8名“叔叔级”民警把社区作为阵地,建立“枫桥”警民微信群,收集信息、调解矛盾。苏利社区民警田叔为黄氏兄弟化解了一桩持续32年的土地纠纷,黄大哥激动地说:“压在我们胸口30多年的大石头终于搬走了!”2021年以来,“社区八叔”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700多件,化解疑难矛盾纠纷156件,调解成功率达98%。

95后民警陈治群:努力守好群众“钱袋子”

作为95后青年民警,百色市公安局右江分局刑侦大队四级警长陈治群一直奋战在基层一线,从刑侦岗位到反诈民警,他努力守好群众“钱袋子”。

见面会上,陈治群讲述了他带队赴凌云县驻村开展诈骗专项整治的故事。为了学会当地的方言,他们注意观察当地人讲话的口型和声音,并反复学习、模仿。攻破了语言关,村民态度也发生了转变,积极配合他们工作,最终顺利完成了对120多名涉诈人员的调查,为后来破获多起重大诈骗案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23年10月,陈治群成为首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火炬手。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梁冰欣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杨波

审核 刘飞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