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巫碧燕/文 何定坚/图
春节贴春联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临近春节,春联热卖。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虽然春联推陈出新,但传统的手写春联依然深受欢迎。1月23日傍晚,南国早报记者在南宁市镇北桥边的手写春联集市看到,数米高的竹架子上挂着大大小小的春联,书法爱好者们在摊子旁的桌上运笔如飞,一旁的孩童不时发出赞叹。不一会儿,一副对仗工整、笔力苍劲的春联就呈现在众人眼前。
今年60岁的老南宁彭光明说,自己从小就看着长辈摆摊写春联卖。他跟着父亲边摆摊边学书法,后来凭着一手好字赢得美人心,成家立业。十几年前,他作为书法群的群主,把群友召集到镇北桥头摆摊卖手写春联。
彭光明的摊上摆着十几本春联集锦,任人挑选。买家黄先生笑吟吟地说,农村老家的房子大,要贴大对联,他想要手写的,更有味道。接下生意后,彭光明在两米多长的纸上挥毫,写下“福照家门万事兴”……
黄先生还把10岁的儿子领到彭光明跟前,要拜对方为师。彭光明拿出手机给大家看一段视频:他教过的一名少年在集市写春联卖。他顺势鼓励眼前的孩子:“认真学上两年,你也可以摆摊。”
▲市民在手写春联市场选购春联。
今年,有不少买家指定“家有福星四面照 财随人意八方来”的对子。原来,这是奥运冠军全红婵家门口的对联,大家都想沾沾喜气。
书法爱好者覃墨最近出摊的标配是:白衬衣、红领带、银灰色的马甲和西裤,外加一双黑皮鞋。他笑着说:“这才像个文人嘛。”
覃墨曾是老师,喜欢文学创作,竹架子上的原创对联吸引不少路人驻足,比如“邕江两岸藏龙虎 绿城一笔试君才”。有位老人要求当场作诗,覃墨脱口而出:“西关路上汇人才,桂邕英贤纷纷来,对联市场竞技艺,为我绿城添风采。”一名叫韦静的姑娘请覃墨作一首藏头诗,他写道:“韦娇品格佳,静默绽芳华,真存善与德,美丽众人夸。”
▲彭光明在写“福”字。
南国早报记者了解到,在南宁的手写对联集市,常规的春联价格是五六十元一副,大规格的要两三百元,尺寸越大价格越高。行书的风格既传统又现代,非常适合春节装饰,因而行书春联颇受欢迎。一些生意好的摊子,日收入能有几千元。
入夜,散发着淡淡墨香的手写春联集市亮起了灯,一些市民一边挑选自己心仪的春联,一边交流对新春的美好期许。手写春联用笔墨传递了文化自信,也让人回归了过节的传统,更增添了春节的喜庆氛围。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陈诗圆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孙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