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有了AI诊断还需要去看医生吗?| 关注AI诊断·思考篇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黄占玲 阮萃 赖武慧

目前,广西多家医院已开始利用DeepSeek大模型,进行医疗诊断方面的本地化部署。这种深度融合临床数据的智能系统正重塑传统诊疗模式,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担忧和思考:AI看病,真的靠谱吗?AI能否代替医生接诊开方?如果AI诊断出问题,谁来为错误负责?

.

有了AI诊断还需要去看医生吗

“如果医院也用AI进行诊断,和网上的有什么差别,我为什么还要花钱去看医生?”在记者走访的过程中,不少人对医院利用AI诊断表示不解。南宁市民何女士的质疑颇具代表性:“网上AI问诊给出的建议和医院的AI诊断系统有何区别?”

对此,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徐帆表示,普通患者并不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如果对自身的症状描述得不够准确、细致,会导致AI给出错误的判断。比如青光眼急性发作可能引发头痛的症状,如果只告诉AI头痛的症状,就有可能难以发现是眼部的疾病。此外,诊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个性化的诊疗方式,AI对于通识性的知识具有很强的优势,但是应对个性化,特别是需要丰富临床经验进行判断的情况,无法做出最合适的判断。因此,如果患病,还是建议到医院就诊。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信息工程部主任肖易认为,部分公众对于医院的AI诊断存在认识误区。为了让DeepSeek能更精准地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判断,医院会对DeepSeek大模型输入海量的诊疗脱敏数据,对AI进行专业的数据逻辑训练,从而让DeepSeek给出更精准、更快捷的诊断依据。医院的AI诊断,和网络上的AI问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未经训练的AI诊断,只能给出简短的诊断建议,缺乏疾病大模型的支撑,这些建议有可能会误导患者。”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的医生利用人工智能分析患者的影像资料。李冠宏摄

AI不能替代医生 诊断还需医生“拍板”

得知广西的医院已经利用DeepSeek大模型实现本地化部署,不少医生满怀期待,希望AI诊断系统能早日成熟,协助自己进行高效便捷的临床诊断。

有人也表示担忧:如果长期使用AI协助诊断,医生会不会对此形成依赖性?利用AI诊断,是否等于交出了诊断权?万一AI给出的诊断是错误的,会不会导致医生也进行了错误的诊断?

“需要明确的是,AI扮演的角色,目前应用的范围还只是辅助角色。”肖易表示,自己曾经也是临床医生,比较了解医生的工作情况,医院每天的门诊量比较多,AI诊断能够有效帮助医生提高诊断准确率和速度,给患者带来便捷高效的就诊服务。但AI诊断只是利用大数据给出建议,诊断结果仍需要医生本人利用专业知识和规范的流程进行确认、判断,而不是将诊断权完全交给AI。

徐帆认为,AI在短时间内不能替代医生,尽管在图像诊断等部分领域,AI展现出了较高的效率,但它并不具备独立诊断的资质。此外,对于复杂的医疗行为,涉及手术、个性化治疗方案等方面,AI也不具备相关能力。医疗的过程除了治疗本身外,还需要给予患者和家属人文关怀,这是患者和家属、医生之间的情感链接,是人工智能不具备的情感功能。

至于医生是否会对Deepseek产生依赖,徐帆认为,Deepseek只是个大语言模型,它还需要专业医生对它进行专业训练,医生们并不会过度依赖AI。

▲外科医生利用人工智能定位并分析患者病灶情况。李冠宏摄

AI深入融合医疗仍有不少难点待解

随着AI诊断的广泛铺开,这一智能模式将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有业内人士认为,最先面临的是相关的信息科技人才的缺乏。目前利用DeepSeek大模型进行本地化部署的医院中,不少是医院信息科等相关科室组建的团队,随着海量信息的大量汇入,DeepSeek大模型需要升级、维护,需要更多专业人士的介入和持续性开发。此外,在临床运用方面,也需要医生熟悉AI的运用,才能让AI充当好助手的角色。“医疗领域的专业性比较强,我们需要的人才是医疗和信息能力兼备的人才。”肖易认为,随着AI诊断的发展,未来的医疗人才培养中,应当更多地将信息科技的培养融入到医疗人才培养当中。

此外,隐私保护和责任界定也需要完善机制。广西法律界人士赵先生指出,如果接受AI诊断,患者的信息泄露了,该怎么办?在责任界定方面,目前尚无明确法规界定AI诊断的法律责任,“当出现误诊时,究竟是追究算法缺陷、数据偏差还是操作过失,这很难界定”。

广西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姚华认为,在AI深入融合医疗行业的过程中,会呈现不同的声音和诉求,这也将促使相关机构不断提高AI诊断技术。医疗行业是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行业,医疗诊断关乎患者的健康,“医生的诊疗、诊断思路,应当是建立在AI辅助之上,不应当被AI所限制”。面对AI诊断,社会大众应持理性宽容的态度,去接纳它,让AI医疗有更多的发展空间,促使AI在医疗领域,比如健康管理与预防保健、疾病研究与发现等方面,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推动医学科学不断进步。

相关报道:

10秒就能给出诊疗建议!广西多家医院试点AI诊断 | 关注AI诊断·现象篇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陈诗圆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胡志伟

审核 梁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