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本报报道了上海90多岁的老人因为与三个儿子之间存在财产分配不均的问题,导致家庭矛盾激化,后来老人选择了在阳台用喇叭循环播放自己诉求的方式,企图找人帮忙解决矛盾。
报道播出后,不少网友给我们留言,有人非常同情周围邻居、认为老人的行为不妥,也有市民关心扰民的问题是否解决。老人的诉求得到回应了吗?老人的三个儿子联系上了没有?
其实这一周,记者一直在跟踪此事的进展,最新消息来了↓↓↓
老人态度已经转变
儿子们已经答应部分需求
报道播出后的这一周,老人熟识的几位邻居每天上门,从关心角度做老人的思想工作。
在居委的持续沟通下,老人家属的态度也有所转变,今天上午,老人的儿子来到家中为其做饭,下午还要带老父亲外出理发,家中有了烟火气。
老人邻居 王阿姨
今天我们上午到他(老人)家里去的,去了后看到他大儿子在家,帮他挑拣菠菜,儿子还帮他带了鸡蛋、香蕉、点心等。下午还要带他去剪头发、修修脚,看上去(氛围)还可以的。
属地介绍,上周三下午记者离开后,老人的大儿媳如约带着常用药来看望老人,老人眼下的吃饭问题,通过家庭内部沟通已暂时得到解决。老人的小儿子也终于接听了电话,答应老人搬回老宅的诉求,还会给适当的补贴。
情绪平复之后,老人没有再喊叫,邻居们终于睡上了好觉。
老人多次表达对亲情的渴望
几位老邻居表示,在每日交谈中,老人多次向他们表达了对亲人看望的向往,重新获得失联的亲情可能才是他的真正诉求。居委会工作人员表示,后续还会继续跟进这件事。
表面上看,喇叭扰民是因为家庭财产纠纷而起,从根源上来说,是老伯内心的孤独、情感上的无助,无辜的是莫名受到牵累的600多户小区居民。
上海市首席人民调解员马路娣表示,老人采取的方式是不可取的,但是从调解工作来说,一切来的来源是孤独感、缺乏安全感,这两个方面让他走了极端。虽然社区志愿者等周围人群已经做了不少工作,但老人最渴望的还是亲情。
编辑 何坪阳
责编 杨双竹
审核 段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