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何坪阳 经小飞
居家养老是当前大多数老年人的选择,舒适又安心的家门口养老环境是他们的迫切需求。在南宁,一些小区将优质养老配套服务打造成“物管+养老”的特色服务模式并推广开来,服务不仅贴心,还颇具创新。
康养保健
让老年人在家门口有“医”靠
南宁市西乡塘区民族苑小区共有1100多户居民,其中55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有400多人。小区物管有关负责人介绍,他们正积极推行“物管+养老”服务,首先要给55岁至85岁的人群分年龄段建立个人档案,然后逐户走访,了解小区老年人情况,以便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
据了解,该小区已实行了一些适老化服务计划,例如在架空层设立了一个“元气充电站”,为大家提供按摩、艾灸、足浴等一系列保健服务,小区内的老年居民可享受五折优惠的专属福利。同时,还提供中医理疗服务,聘请专业理疗师为老人定制理疗套餐,提供医学理疗、养生等方面的专业化建议和帮助。此外,该小区还推行医养结合,开展陪医就诊等方便老人的医疗服务。
不止民族苑小区,南宁市还有很多小区的物管机构也很重视老年人的保健需求。位于南宁新民路的自治区公安厅生活区为小区内的老年人提供了康养诊疗服务,并与多家三甲医院联系开通绿色通道,为老年人提供从陪同就医、医院陪护到术后居家康复的一条龙服务。
▲物管工作人员协助医护人员上门提供医疗服务。受访者供图接送陪伴
让老年人的生活有温度
桂林市彰泰花千树小区业主刘奶奶(化姓)的老伴不幸因脑梗瘫痪在床,有些业务手续必须她老伴前往营业厅才能办理。孩子不在身边的刘奶奶说:“我一个人实在是没办法带着老伴出门,只能打电话向物业寻求帮助。”
小区物管工作人员接到电话后,很快来到刘奶奶家,不仅帮忙把刘奶奶的老伴送下楼抬至车内,还全程陪同前往营业厅办理业务,为其提供帮助和支持,等到事情办完之后,又把刘奶奶和她老伴安全护送回家。事后,刘奶奶对物管的服务表示感谢。
▲桂林彰泰物管人员为业主提供紧急救援。 图源网络不仅如此,若业主有需要,该小区的物管工作人员还会陪小区里的老年人散步、聊天,代为采买生活用品、整理居家环境,甚至修剪头发等,从各个方面尽可能解决高龄、空巢、独居老人居家生活的照料难题。
如今,“助老纾困”的长者服务已经成为该物管方的一大特色。据统计,物管方至今累计陪伴/帮助独居长者1000多位,为年长业主解决困难80000多次。
文娱活动
让老年人在小区享有“精神乐园”
现在,不少小区物管为了能让老人尽享“花样”晚年,纷纷推出了形式丰富、主题多样的特色文娱主题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在兴宁区昆仑大道的嘉和城·芳华里小区,老年人不出小区就可以参加唱歌、书画练习等各种文娱活动。据小区物管负责人卢女士介绍,她们目前正在联合老年大学,引入多种文娱课程来丰富退休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为了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彰泰物业也会在各种活动现场邀请小区里有才艺的老年业主登台表演,每年通过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给老人一个展示的舞台和机会,促进邻里相识相知。而融创服务广西公司则联合南国早报,通过在其管理的小区里举办不同主题的社区夜校来服务退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老人在小区的凉亭里聚会。 南国早报全媒体见习记者黄璐露摄长者食堂
让老年人就近吃上“暖心饭”
现在,南宁的一些小区物管方通过与餐饮机构合作,在小区内设立长者食堂,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幸福“食”光。
南宁市青秀区维也纳森林小区的长者食堂,就推出了送餐到家的服务,只要居民一个电话,食堂的饭菜便可以免费送上门。这一举措深受小区业主的欢迎,“我们年纪大了,出门买菜不方便,儿女白天工作不在家,食堂能把饭菜送到家里来很方便”。
最初这个食堂只是作为物业公司的员工食堂,而后慢慢发展成为面向全体小区居民的餐饮服务场所,直至几个月前,这一食堂又多了一个身份,政府部门将其纳入长者饭堂试点。
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凡年满60周岁的老人到这一食堂用餐,均可享受每日一次的用餐补贴,每次可优惠3元。这一举措无疑是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与实惠。
越来越多的物管方正在从传统服务向居民生活服务延伸,为社区居民带来多元化养老服务,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兴趣爱好、宜居生活等人文关怀充分融入日常服务中,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让小区里的老年人都能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养,帮助他们度过一个幸福、快乐的老年生活。
编辑 黄璐露
责编 杨双竹
审核 段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