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蒋文跃
眼下,百色市德保县城关镇那造村200亩连片油菜花海绚烂绽放,金色花海与四周的绿水、青山、房屋、道路相互交融,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田园画卷。2月28日,德保县在此举办那造油菜花观赏月暨音乐节启动仪式,以花为媒,促“颜值”变“产值”,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28日,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走进那造村油菜花田,浓郁的花香扑面而来,金黄的油菜花在久违的阳光照耀下闪烁着金光,微风拂过油菜花田翻涌起层层金色波浪,蜜蜂成群结伴在花海中翻飞,令人陶醉不已。三五成群的游客漫步在金色花海中,频频举起手机,定格下美好瞬间,尽情享受春日的美好时光。
▲游客在油菜花海观光游玩。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蒋文跃摄
开幕式上,德保各乡镇表演队带来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歌舞表演,现场还开展了农特产品展销、美食品尝活动,吸引游客驻足体验。
▲启动仪式上的歌舞表演。岑秀杯摄
据了解,那造村地处半土半石山区,四面环山伴水,鉴河自西向东蜿蜒而过,四季温润,雨水充沛,土壤和气候适宜油菜生长。每到油菜花开季节,当地便会形成独特的连片油菜花海,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我们这里种双季水稻,晚稻收割完后,群众免费把稻田给村集体统一种植油菜花,以此带动乡村旅游,增加群众收入,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派驻那造村第一书记蒋士圳向记者介绍,那造村收籽油菜核心示范项目总用地200亩,通过在基地开展免耕直播、新品种引进推广、育苗移栽、免耕移栽等轻简化栽培区组试验,实现一地多用、一地多收,让“冬闲田”变“农忙田”“效益田”。
依托美丽的山水田园风光和油菜花种植示范基地,城关镇那造村积极打造冬种油菜、春来赏花、夏秋种稻的“稻菜轮作”产业链,通过以产业为媒、以山水为景、以乡土文创活动为引爆点,打造油菜花观光基地,实现农文旅融合,让油菜花不仅扮靓村庄,也为村民群众带来“美丽经济”。
德保县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春季那造村金灿灿的油菜花田,既是农业生产的‘主阵地’,也是赏花春游的‘重头戏’。百亩连片种植的油菜花将应季次第而开,在流金四溢里簇拥绽放,迎接区内外游客的到来。”
编辑 黄叮佳
责编 易治平
审核 梁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