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庆遭遇的AI合成侵权事件(此前报道),折射出一个令人不安的现实:在人工智能技术面前,个人身份的真实性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深度合成技术能够完美复制一个人的外貌、声音、神态,创造出以假乱真的音视频内容,这种技术滥用正在侵蚀社会信任的基础。
这种侵权行为不仅侵犯了明星的肖像权和名誉权,更重要的是动摇了公众对数字内容真实性的基本认知。当人们无法辨别网络内容的真伪时,整个社会的信任体系将面临崩溃的风险。虚假信息可能被包装成“真实”传播,而真实的声音反而可能被质疑为伪造。
面对这一挑战,需要从技术、法律、伦理多个层面构建防护网。技术层面应开发可靠的数字水印和内容认证系统;法律层面要完善相关立法,明确AI合成内容的标识义务;伦理层面则需建立技术使用的道德准则。只有多方协同,才能在享受技术进步的同时,守护住真实与信任的底线。
编辑 肖海燕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赵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