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经小飞
编者按:近期,自南国早报开通“3·15”维权热线以来,不断有消费者反映装修遭遇,其中以装修合同的纠纷尤为突出:有的受赠送礼包和“低价”诱惑而糊里糊涂签下合同;有的被忽悠交了高额首付却并未明确施工材料,导致“后患无穷”;有的购买全包服务,结果问题多多,频现增项、以次充好、偷换品牌或者型号等……房屋装修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装修合同容易存在哪些陷阱,消费者如何防范?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和梳理。
因装修公司推出的“优惠套餐”“赠送礼包”很有诱惑力,有的业主还没跟对方确定详细报价、装修流程、所用材料、付款方式等细节,就签了总价合同并交付定金。这样的合同暗藏隐患,容易引发纠纷。
业主反映:签合同后感觉掉进陷阱
去年6月,桂林的李先生准备装修新房,被广西美伦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推出的“赠送礼包”吸引。
李先生回忆,当时该装饰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公司推出一个装修大礼包,交1万元定金,就可赠送价值6888元的装修礼包。工作人员测量了李先生的新房,得出装修总价为14万多元,符合李先生的预算。为了享受装修赠送礼包,李先生没仔细跟装饰公司确定装修流程、用材等细节,就直接交了1万元定金。
后来,李先生才发现合同对自己非常不利。首先是定金不能退;其次是公司迟迟不给出详细报价,业主想开发票还需要另付税费。此外,他对装饰公司选配的开关不满意,但如果自己购买开关,只能减免400元……
李先生懊悔不已,说当初只看到了装修公司赠送的礼包,只签了一个总价合同,如今每一笔费用花在哪儿,对他而言都是一笔糊涂账。他提出要跟装饰公司解除合约,但双方协商多次均无果。
商家回应:愿退回4000元定金
3月7日,针对李先生的诉求,广西美伦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一张姓负责人向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表示,按照双方当初签的设计合同,李先生交的1万元是设计定金,公司派人帮客户量房并做了设计等工作,已经付出了人力和物力,按照约定这1万元定金不退。但为了妥善处理好此事,该负责人表示愿意进一步跟李先生当面协商。
3月12日,李先生反馈,南国早报记者介入后,经双方再次沟通协商,对方已同意解除合同并退回4000元定金。
跟李先生一样,为合同纠纷烦恼的还有南宁的张先生。张先生跟一家装饰公司签了一份总价为10.3万元的合同,交了1万元定金后,装饰公司马上“变脸”,之前承诺的免费项目变成了收费项目。张先生跟对方协商多次,至今没有结果。
律师建议:尽量将所有约定写入合同
南国法援赵明堂律师表示,就以上两个案例来说,产生纠纷的原因是当事双方合同意识都有所欠缺。根据民法典规定,合同双方就合同的主要义务经过协商达成一致,并经签字确认交付定金之后,合同即成立,不得随意解除和更改,否则就要承担违约责任。因此装修业主必须在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后再交定金签合同,不要轻易被装饰公司赠送的优惠套餐诱惑,更不要随便听信业务员的口头承诺。业主看重的装修内容都要明确写进合同,防止过后产生纠纷。
赵律师说,装修公司应充分听取业主的要求,尽量将双方的约定写入合同,不要采取口头承诺或者模糊的表述,避免与顾客产生纠纷,损害公司的品牌形象。对于已经发生的装修纠纷,建议合同双方重视和遵守已经签字生效的合同,在现有合同的基础上,对未能明确的约定进一步协商,而不要轻言解除合同,否则可能要承担违约责任。在确实无法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可向行政机关投诉,或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由相关部门依照合同作出裁决。
部门推荐:使用示范文本签合同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针对频繁发生的装修合同纠纷,此前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2315中心曾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在选择装饰公司时,一定要提前做装修攻略,选择资质完善信誉好的公司。
如发生消费纠纷,消费者可先与装修公司进行协商,协商有异议且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要及时拨打12345向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投诉或举报,也可根据合同约定及时提出仲裁或诉讼。
12315中心推荐使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合同示范文本库中的家庭居室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合同,合同中应明确施工工期、质量要求、具体装修材料(包括品牌、型号、规格、工艺、质量等级、数量等)、验收程序、违约责任、违约金的赔付比例、赔付金额、赔付期限、赔付方式等条款。要注意对于容易产生歧义的条款进行详细说明,将商家承诺的各种事项(如环保、售后等)写入合同再签约付款,谨慎支付定金。
此外,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市场监管局与建筑装饰协会也曾联合发布过《广西家庭居室装饰装修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有需要的消费者,可在广西建设网(http://www.gxcic.net)和广西建筑装饰网(http://www.gxzs.cn)免费下载合同范本。
相关新闻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肖海燕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刘飞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