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赵劲松
随着2025年广西三月三、清明节日益临近,各地祭祀扫墓、春游踏青等户外活动和集体聚餐增多,食品安全风险加大,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注意饮食安全,度过平安祥和的节日。此外,广西多地市场监管部门也发布了节日期间市场价格秩序的提醒告诫书,提醒经营者不得随意涨价、违规收费。
家庭聚餐时,消费者食品原料要从正规渠道采购,不购买、不食用来源不明或无相关证明的进口冷链食品,谨慎选择生食海产品、冷荤凉菜、野生菌、小龙虾等高风险食品。
烹饪食品时,应烧熟煮透,四季豆、扁豆等豆荚类食品要先过沸水再煸炒;从冰箱中取出的冷冻食品,烹饪前应彻底解冻;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餐后剩余熟肉制品,要及时放入冰箱冷藏,再次食用时烧熟煮透,剩余蔬菜不要隔夜食用,发现感官性状异常应立即停止进食。
市民在购买猪肉。(资料图)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尹世斌摄
糯米饭、艾糍粑、粉蒸肉、黑糯米酒等是广西三月三、清明节期间的特色食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在选购上述食品时应注意观察食品外观,一旦出现颜色过艳、变味、变色、沉淀、浑浊、杂质、絮状物、发霉等感官异常现象,说明食物很可能存在变质隐患,应避免购买食用。在选购和食用过程中,应注意存放的温度和条件,并尽快食用完毕。
五色糯米饭。(资料图)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尹世斌摄
在户外活动时,消费者切勿随意采摘野菜、野生果、野生蘑菇等,以免误食中毒。一旦食用后出现中毒症状,要立即催吐,并尽快就医。
各餐饮服务单位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要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须持有效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方可营业,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自查自纠,严禁超负荷、超范围经营;应在经营场所内张贴制止餐饮浪费相关提醒提示,引导消费者按需适量点餐,不得诱导、误导消费者过量点餐;倡导提供小份菜、半份菜,开展“光盘行动”,自觉抵制餐饮浪费,并提醒消费者打包。
广西一大学食堂推出的“半份菜”。(资料图)
消费者在饮食消费过程中,若出现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时,应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保存就诊记录等证据。一旦发生消费纠纷,积极与商家协商,协商不成的,可通过“全国12315”网站、拨打12345热线或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举报,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此外,柳州、百色等地市场监管局还发布了规范清明节和广西三月三期间市场价格秩序的提醒告诫书,要求各经营者及相关单位要认真规范商品定价行为,做到明码标价,并在醒目位置进行公示;不得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以及散布涨价谣言等来谋取非法利益。符合政策规定调整价格或收费的,须提前公示告知消费者,严禁乱收、多收、不出具票据收取相关费用。
殡葬服务机构要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基本殡葬服务收费项目要严格执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不得超标准收费、变相提高收费标准。合理制定市场调节价范围内的殡葬用品和殡葬延伸服务价格,不得实施价格欺诈、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等价格违法行为。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戴昕明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赵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