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唐建富 文/图
时下,各大车企纷纷推出五花八门的智驾系统,若在智驾开启过程中出现事故,责任如何划分?为解决这一困扰,智驾险应运而生。据不完全统计,近半年内,有超过10家车企联合险企推出了智驾险,涵盖智能泊车、高速巡航等高频场景。据走访,目前在广西市场各汽车品牌多是以“赠送”刺激销售,若次年续保,价格多在3000元/年以上(以25万元车型计算)。那么,智驾险是“甜蜜的负担”还是刚需?
智驾险纷纷“走进现实”
用“全民智驾元年”来形容2025年一点不为过。目前“智驾平权”已经下探到几万元区间,在当下“L2向L3迈进”的智驾场景下,车辆可实现自动加减速、变道、泊车、无人泊车等功能,一旦发生事故,责任涉及驾驶员、车企、智驾供应商等,而传统保险无法覆盖这些新风险。2025年1月,金融监管总局等四部门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统筹保险,全面系统研究智能驾驶对车险影响,及早谋划转型。
事实上,保险行业已经嗅到风口。近期,小鹏汽车宣布将与头部保险机构推出定制化智驾保险产品。2月,阿维塔汽车推出“智驾无忧”方案,最高保额达600万元,覆盖多项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小米汽车也于2月底发布智驾保障服务,最高保额达300万元。去年11月,平安产险与赛力斯合作智驾保障——覆盖智能泊车、智能驾驶等8个场景。
目前市场上还有鸿蒙智行旗下问界、智界、享界推出的智驾无忧权益,购车送价值4000元/年的智驾无忧权益,保额300万~50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广汽传祺、埃安、昊铂、宝骏、智己、深蓝汽车等品牌,也推出了相关保障服务。
车辆正在演示手离方向盘后的自动泊车功能。
这笔费用谁来买单
据走访,目前在广西市场各汽车品牌多是以“赠送”刺激销售,如选择续保,价格多在3000元/年以上(以25万元车型计算),对车主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华为鸿蒙智行和阿维塔“智驾无忧”服务均为4000元/年,采取模式都是在促销期限内购车即可获赠,之后车主能否单独购买,广西各经销商均表示“尚不清楚,等待厂家统一发布”。
程先生在柳州使用一辆新能源车,他购车时获赠了由该品牌和平安产险联合推出的“智驾保”,销售人员介绍“只面向车主赠送,价值3500元,保额最高200万元,还包含1500元的定额保障服务和2面漆面修补”。不少受访车友认为,需要根据用车场景和智驾频率选择,如果经常开长途和商务使用,会考虑选择,“希望价格不要太高,最好不超过1000元/年”。
理赔责任如何划分
目前市场上智驾险使用前提是车辆非营运且购买交强险及车损险。近期,在南宁多个车友群内,围绕着“智驾险和原有的车损险是否重复”多有谈论。3月下旬,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车展内,来看车的方先生表示:“我在高速路常用智驾模式,有销售人员说,如果发生事故,车企和保险公司可以调取车机后台数据,进而分析事故是否因智驾导致。”
记者也从多个推出智驾险品牌客服处了解到,若智驾时发生事故,且交管部门判定车辆本身有责任,将在交强险和商业险赔付之外,由智驾险对剩余部分赔付。在邕资深保险从业者丁志弘受访表示,智驾险可以理解为补充作用,但也存在一些要求,并非只要开启了智驾就符合赔付标准。例如,在启动智驾功能时,按要求双手不能离开方向盘、不得闭眼休息、在紧急情况下要人为接管等。
受访的不少车友认为,智驾险是“噱头”成分居多,能使用的概率不高,也有声音认为,希望可以与车损险合并,以减轻车主负担。据业界估计,到2025年末,国内L2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新车的渗透率接近65%,因此新的保险种类进场恰如其时,一方面是给消费者更多智驾信心,另一方面是促进车企和险企“双向奔赴”,在维修保养和研发方面,提升合作维度,最终推动智驾的道路越来越开阔。
相关新闻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肖海燕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梁冰欣
审核 梁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