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海市合浦县组织专业人员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文昌塔塔身进行健康保养,让古塔保持良好的状态,更好地延续历史文脉。
日前,专业维护人员通过搭架登上文昌塔的塔身及塔顶,清理鸟粪和榕树等塔身寄生植物,并进行白蚁防治及修补塔身缝隙等日常养护。
据合浦县文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由于鸟类、风力等传播介质的影响,塔身易长杂树,若任由其生长,树根会对文昌塔建筑结构的安全产生影响。此次保养主要针对各层塔檐杂草和塔顶树木进行清理,并对残留根系进行药物喷洒,阻止其再次生长。
整个清理工作预计4月底完成,经过保养后,文昌塔将于“五一”前和广大市民游客见面。
据了解,文昌塔建于明代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是一座八角形七层砖塔,塔高约36米,塔基直径8.56米,塔身从底层向上逐渐收窄,造型古朴典雅。作为广西南部宝塔之冠,该塔于2009年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八角形七层楼阁式砖塔,塔高35米,塔基直径10米,有一个葫芦宝顶。全塔由底向上呈锥状逐层收缩,挺拔俊秀。站在塔下,仰视塔身,似一支巨笔直指云天,使人观之顿生蟾宫折桂的豪气。登塔眺望,向南,可观茫茫大海与北海市区远景;向北,可将合浦廉州这座“千年古郡”尽收眼底。不负其廉州府地标建筑、“一郡之望”之美誉。
文昌塔的取名,是取南方“丁火文明”之义。合浦文昌塔为广西南部宝塔之冠,作为北部湾地区宗教信仰和“堪舆”理论在古建筑实践中的典型范例之一,客观地反映出明清时期人们对“风水”的崇尚和信仰,对于研究明清时期钦廉历史文化及建筑艺术具有重要的史证价值。合浦文昌塔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与北海合浦留存至今的众多文物遗迹一起,在北海历史文化名城的构成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一笔。
编辑 黄叮佳
责编 易治平
审核 梁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