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陈溯
通讯员:黄海桐 刘昆宁
编者按:
对于金融行业的工匠,不少人还保留着刻板的印象:能够1分钟点钞数万元的点钞能手;一眼就能识别假钞的辨假能手……在金融服务全面数字化、生活化的今天,我们经常接触的金融从业人员,从工作内容到方式,却已有了大家没有留意到的新定义。本策划通过走访银行信贷员、保险理赔员等岗位,寻找其中的优秀代表,重新讲述这一群人的故事。
广西北海市北部湾海域,有一座美丽的涠洲岛。它总面积24.7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8万人。这座宛如世外桃源的海岛,有着旖旎的风光,也有着独特的金融故事。
金融服务无孤岛:71载风雨坚守
北海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涠洲信用社,作为岛上唯一的金融机构,71年来默默为海岛经济发展注入“金融活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
在服务海岛居民的过程中,涠洲信用社面临着诸多挑战。台风季节频发的恶劣天气,导致停水停电成为常态;唯一的交通船遇浓雾或暴雨就会停航,员工往返市区需“看天行事”;员工骑着电动摩托车在岛上出行,还会偶尔遭遇野生小动物的袭击。
台风后,信用社的员工帮忙清理道路。涠洲信用社供图
尽管条件艰苦,涠洲信用社依然选择坚守。信用社目前有员工11名,有10名员工的家庭在岛外,他们大多连续工作10多天才回家与亲人团聚。“离家工作的无奈,常常让我对家人感到深深的愧疚,家人总说‘你守岛,我们守家’,这份理解让我虽愧疚却更又坚定了。”信用社负责人黄广帅对记者说。
涠洲信用社的员工下班后一起去海边玩。涠洲信用社供图
特色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海岛经济
2020年,涠洲岛民宿行业陷入困境。岛上的民宿老板陈先生向记者回忆道:“那时候,民宿空房率极高,资金周转陷入了绝境。”就在他一筹莫展时,涠洲信用社主动上门,为他推荐了“民宿贷”。“这个贷款可真是救了我的命,有了这笔资金,我才能维持民宿的运营,支付员工工资和日常开销。”陈先生感激地说。
“民宿贷”是涠洲信用社利用“4222”模式创新推出的特色信贷产品,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广西再担保公司、银行业金融机构、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按照4:2:2:2比例承担风险,有效解决了民宿经营者抵押和担保条件不足的问题。截至2025年4月,已累计发放“民宿贷”4896万元,帮助众多像陈先生这样的民宿从业者渡过了难关。
除了“民宿贷”,涠洲信用社还积极落实“桂惠贷”政策,主动对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让岛上商户享受到财政贴息政策的红利。截至2025年4月,累计投放“桂惠贷”金额1295万元,降低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融资成本25.9万元。为解决偏远地区农户金融服务难的问题,信用社还推广纯线上、纯信用贷款产品,将审批时间从原来的5天左右缩短至5分钟左右,形成“传统线下产品+网贷产品”的营销组合,灵活满足岛上农户的金融需求。
移动服务“光链”:背着设备跑遍海岛
涠洲信用社针对海岛上留守老人多且行动不便的情况,创新推出了“e挎包”移动银行服务,主动上门为老年人办理第三代金融社保卡换发、密码挂失等业务。
“奶奶,我们来给您办社保卡啦!”上午9时,信贷员李杰背着“e挎包”出发了,一个深灰色的工具包是他走村串户的“武器”。他来到岛上的留守老人王阿婆家中,帮阿婆激活社保卡。李杰耐心地帮阿婆完成人脸识别设置密码,“每次上门办理业务,老人们总会攥着我的手说,'你们信用社的服务真贴心'”。
近三年来,涠洲信用社通过“e挎包”移动银行上门开立建筑农民工卡“桂建通”154张,配合社保部门换发第三代金融社保卡8273张,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办理密码挂失95次。
信用社员工上门给留守老人办理业务。涠洲信用社供图
在涠洲信用社的荣誉墙上,“全国金融系统学雷锋示范点”、2024年农村金融机构“金点子”党建品牌——“涠洲金融灯塔”等奖牌熠熠生辉。涠洲信用社营业厅每天准时亮起的灯光,如同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为海岛经济发展和居民幸福生活保驾护航,让金融服务的光芒照亮海岛的每一个角落 。
相关新闻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丁春霞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李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