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跨学科融合+AI赋能!广西小学语文教研创新实践,探索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蒋晓梅

5月15日、16日,由广西教育研究院主办的"八桂大讲堂·教研之春"主题教研暨全区小学语文教研员能力提升研修活动在南宁市五象新区第四实验小学举行。本届活动以"智汇八桂·研创未来——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教研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通过专题讲座、案例研讨、课堂展示等形式,探索跨学科融合与人工智能技术协同驱动的教育创新路径,广西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黄玉强出席活动开幕式并为活动致辞,来自全区各地的近500名小学语文教研员及骨干教师参与其中。

跨学段联动:构建全学段育人新范式

本次活动突破传统小学教研边界,特别引入初中、高中跨学科典型案例,为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提供多维视角。柳州市景行小学张莉老师以"小米粉 大产业"项目为载体,有机融合语文课程与社会实践等,探索地方文化传承创新路径;梧州市第一中学杨靖老师展示语文与科学等跨学科融合,借"非遗"桑寄生茶文化培育学生综合素养;南宁市第二中学农永军老师《智能技术助力垃圾分类》项目,则通过生物知识与AI技术的有机结合,有效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这些案例,可以让小学语文教研员及老师跳出学科、学段局限,打开视野。"广西教育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李艳萍指出,当前跨学科教学存在"学科本位""融合表层化"等痛点,而展示的系列案例,通过"价值重构—资源整合—评价创新"三维突破,为构建"小初高贯通培养"体系提供了实践范本。之后,语文教研员李艳萍做了题为《聚焦·破界·融合·生长——构建跨学科学习的新样态》的专题讲座,系统阐释了跨学科学习的实施路径,倡导教师建立"望远镜"视野与"万花筒"思维,通过"大概念引领、语文化实施、问题链驱动、素养化评价"重构课程体系。

AI技术赋能:打造智能教育新生态

活动还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实践。来自深圳、山东等地的专家分享了“AI 整本书阅读策略”“阅读能力分阶评价模型” 等前沿研究成果;南宁、桂林、梧州等地的青年教师则通过现场展示AI课例,生动呈现了智能技术优化教学互动与评价体系的过程,为智能教育发展提供了鲜活范例。

数智协同发展:构建教研转型新范

南宁、柳州、河池、崇左等地的教研团队揭秘了 “数智融合”“三级智研”“教—研—评一体化”“智慧研训” 等创新模式,深入探讨如何借助数字基建与跨学科协作,在教学诊断、资源推送、效果评估等环节应用数智技术,提升教研效率。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特别关注县域及乡村振兴重点县教师的成长,通过倾斜支持,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等优质资源下沉,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这场教研变革正催生三重转变。"教研员李艳萍表示,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的教学研究、从"单科突破"转向"跨域协同"的课程建设、从"结果评价"转向"过程增值"的质量监测,今后,广西小学语文将持续推进"AI+教研"创新实践,为八桂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编辑 刘冬妮

责编 陆旺

审核 黄新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