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记者从崇左市相关部门获悉,自涉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开展以来,该市全面排查整治涉重金属环境风险,强化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多措并举力促问题隐患和管理漏洞逐条逐项整改到位。截至5月初,崇左市累计投入人力1400余人次,完成771个点位排查工作,第一阶段涉重金属环境安全风险隐患集中排查任务基本完成。
在群众环境监督机制助力下,崇左市于5月4日依法取缔宁明县城中镇驮龙村速楞屯非法电子废物分解焚烧点,对涉案物品实施管控,启动立案查处程序。崇左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卢飞禄表示,将持续完善社会监督网络,形成全民参与环境治理格局,夯实崇左环境安全基础。
大新县同步开展严格整治。下雷镇联合执法组对伏派屯的伏派锰粉厂、龙顶建材经营部、吕思雄锰渣选洗点3家涉锰企业违法用地建房地块开展整治行动,在协助企业对违法建筑内部设施进行清点登记并完成重要物资搬迁后,依法拆除违法建设的地上附着物,累计清理违法建筑面积700平方米、乱堆尾渣1000立方米。该镇建立分类整治清单,已完成10家企业现场整治,47家正在推进中。下雷镇镇长许锋介绍,后续将有序推进场地整理和土地复垦。
在推动问题整改长效化方面,大新县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通过整治消除环境风险,重点帮扶企业规范生产流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该县推动大新金格锰业有限责任公司完成3000吨露天碳酸锰及100立方米尾矿渣入库管理,并推动升级渗滤液防渗管控系统。“我们正优化生产工艺,强化污水循环利用体系。”该公司副总经理李昌顺表示,企业将通过技术升级实现绿色转型。
同时,大新县强化科技赋能,在下雷片区重点区域布设监控探头20个,加强对闲置厂房以及重点企业监控管理。大新县生态环境局局长郭思华介绍,下一步将逐步建立涉锰固废全流程电子台账,并加密下雷河水质监测频次,确保流域水质稳定达标。
崇左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表示,该市将通过建立四级网格化监管体系,完善“发现—处置—复查”闭环机制,推动生态治理从集中攻坚向常态长效转变,全力守护南疆国门的绿水青山。
编辑 戴昕明
责编 谭双梅
审核 孙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