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登上大舞台讲述广西故事,为这位500名老人的“小棉袄”点赞!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艺 闫芬丽

5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5位民政系统代表围绕“践行民政使命 增进民生福祉”与中外记者展开交流。来自柳州市社会福利院的护理组长邱丽芸,是其中唯一的“90后”。21日,这位500多名老人的“亲闺女”告诉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她会继续用细致的服务、温情的陪伴,守护每一道皱纹,让老人有尊严地活着。

▲邱丽芸在见面会现场。直播截图

一顿烧烤,让他感激了十几年

为了参加20日在北京举行的见面会,邱丽芸在福利院“消失”了好几天。找不到她的老人担忧地发来信息询问:“阿邱,你去哪里了?”看到她的身影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也有老人好奇地问:“你当时紧张不?”还有人发来信息给她点赞:“努力的人总会有回报。”

2013年,19岁的邱丽芸从卫校毕业后,进入柳州市社会福利院工作。福利院里多是失能老人,照顾他们不仅要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还需掌握很多专业技能。很多人问她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她说,是工作中收获的感动让她一往直前。

▲邱丽芸和大家出去散步。

邱丽芸记得,刚参加工作时,一次偶然间跟福利院里一名坐轮椅、小名叫“冬瓜”的人提到,晚上下班后,她要去吃宵夜。这句对健全人再平常不过的话,却让“冬瓜”露出了羡慕的神色,并问她:“宵夜是吃什么?能带我去吗?”邱丽芸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后经多方协调,她终于带“冬瓜”在福利院门口吃了一顿烧烤。这顿宵夜,他记在心里十多年。直到现在,他都会说:“阿邱对我特别好,以前带我去吃宵夜。”

▲邱丽芸带大家去吃烧烤。

在不久前的护士节,“冬瓜”也偷偷给邱丽芸送上了一个惊喜:一束包装精美的“糖果花”。收到这份礼物,邱丽芸甜到了心底。

▲护士节当天,“冬瓜”准备了一束糖果花送给邱丽芸。

相处的小细节,满满都是爱

十多年来,邱丽芸和同事们照顾了500余名老人,与老人们朝夕相处,让彼此有了家人的感觉。老人们也习惯像家人或朋友一样叫邱丽芸“阿邱”“邱邱”。邱丽芸明白,比起吃饱穿暖,老人更希望别人不要嫌弃自己,给予自己尊重。

▲邱丽芸给福利院的老人过生日。受访者供图

邱丽芸介绍说,福利院里的老人多是柳州人,对街边巷口的美味螺蛳粉念念不忘,经常念叨。于是,她和同事又策划了一场嗍粉旅行,带老人们参观了螺蛳粉小镇,吃了一碗辣爽鲜香的螺蛳粉。嗍粉时,大家坐在一起聊天,互相照顾,氛围特别温馨。

为了感谢邱丽芸平时无微不至的照顾,“冬瓜”“聪聪”等人一起给她做了一个手工的小金鱼钥匙扣。这些人中有的手不灵活,有的眼睛不好,编制的时候需要手脚并用,因此花了近一个月才完成这件作品。邱丽芸觉得特别珍贵,称之为“宝贵的徽章”。

让守护更温情更专业

一路走来,邱丽芸获得过不少荣誉,她还牵头创建了“邱丽芸养老护理技术能手工作室”,培育出广西技术能手4名、三八红旗手2名,打造了一支专业过硬的服务团队。这个团队开展技能培训、送技下乡、公益讲堂、居家上门服务,将服务延伸到社区和农村,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6200人次,为全市护理员开展技能培训300余场次。

如今,邱丽芸又站在更大地舞台上讲述广西的故事。她说,这份荣誉属于所有的养老护理员,希望告诉更多人,“这份职业是大有可为的”。

邱丽芸是千千万万坚守在第一线的养老护理员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广西对养老行业及养老护理员高度重视,养老行业不再局限于基础照护,而是融合了康复医学、心理学、智能科技等多领域知识的综合性事业。

回到柳州的邱丽芸又要投入到忙碌的日常工作中去了。她希望,越来越多高素质、高学历的年轻人投身养老行业,成为守护老人的“亲闺女”。她也坚信:“今天用心守护的每一道皱纹,都是在温暖未来的自己。”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丁春霞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刘飞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