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下午,由重庆市委网信办、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指导,华龙网集团主办的2025第五届“全国主流网络媒体重庆教育行”走进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全国40余家主流网络媒体记者与重庆工贸职院教师面对面交流,感受他们的精神风貌。
制度保障激活教师队伍建设“一池春水”
如何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如何优化教师评价体系?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构建了覆盖引才、育才、用才的全链条管理体系,形成了“引育留用”一体化的教师发展生态。
学校实施“一人一策”“一事一议”精准引才模式,人才队伍总体规模不断壮大,2024年新增硕博教师108人,其中4人入选“重庆英才”,“双师型”教师占比达56.38%。
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动能在于激发内生动力。学校推出“两进四入”机制,将教师科研成果、教学成果与绩效考核、职称评审、职务晋升、评优嘉奖深度绑定,形成“目标引导—资源保障—考核激励”的闭环机制,极大地激发了教师们的干事创业热情。
▲表彰优秀教师代表。
师德是教育的第一生命线,唯有以德立身、以德施教,方能担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重任。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出台《师德师风考核管理办法》,将师德表现作为职称评审、岗位竞聘“一票否决”指标。
学校药品生产技术教学团队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全员践行“三全育人”,近五年涌现出“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张先淑、“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李玲玲、王恩东等先进典型,团队获评“重庆市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为师德师能建设标杆。
校企协作实践教学融合助力“双师”成长
“双师型”教师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资源,是“三教”改革的关键,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重要地位。
为提升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与技术,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资源富集和人才优势,通过“引企入校”和“引师入企”等方式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市级职业教育示范性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和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着力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形成“校企双栖、研训一体”的教学团队培养机制。
▲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员黎青老师开展科学研究。
以华兰生物工程重庆有限公司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为例。建站3年,进站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合作,开发了“磁珠法提取鸡血基因组核酸及鉴定”生物技术赛项,被中国生物工程学会采纳;开发的《血液制品生产技术》课程,被编写成校本教材,配套建设课件、视频和动画教学资源,成为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特色核心课程;利用“一种从血浆中提取并分离IgM和IgG的方法”等发明专利,对血液制品生产线进行工艺改造,降低生产成本,每年节省投资1200万元。
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团队建设,将其作为推动学校教学改革和“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和重要举措。如学校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群教师团队,成功申报生物医药产教联合体、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学院等项目;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群双师团队,入选2025年重庆市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团队,在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中获二等奖等。
编辑 玉浩
责编 陆旺
审核 黄新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