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黄婧
瘫痪在床多年,吃喝拉撒全由家人照顾。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显示,我国目前有约3500万名失能老年人,占全体老年人的11.6%。“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怎么破?为减轻失能老年人的家庭负担,自2016年以来,我国先后在49个城市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也称作长护险。长护险在广西试点改革工作情况如何?都有哪些人因此受益?未来还有什么好消息值得期待?7月4日,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进行了采访。
哪些人可以享受长护险?
2020年9月,南宁市入选国家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2021年3月1日起,南宁市在自治区医保局指导下,在全区率先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相关政策规定,南宁市参加职工医保的在职职工、退休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失业人员,同步参加长护险;已按照工伤保险政策享受生活护理费的工伤人员不参加长护险。
只要参加了长护险就有资格申请其待遇。因年老、疾病、伤残等情况,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经过积极治疗仍不能康复,处于失能状态6个月以上的,经申请评估认定为重度失能人员的,可按规定享受长护险待遇。
参保人梁奶奶长期卧床失能多年,家人常为她的照护问题发愁。申请长护险待遇通过后,护理员提供每周两次以上的上门护理服务,并由执业护士定期上门进行护理专业指导。家人还为梁奶奶申请了电动护理床,有了这个辅助器具,梁奶奶喝水吃饭无需家人费力搀扶坐起,压疮风险也降低了。这些服务让失能老人的居家照护更专业了,家属也能从繁重的照护工作中解脱出来。
截至2025年6月底,在南宁参加长护险的人数达227.14万人,其中自治区本级参保职工55.7万人,南宁市参保职工171.44万人。累计为2.33万名重度失能人员提供护理服务保障,提供上门护理服务达678.04万人次,参保人员每年人均减负超过2万元。
长护险如何参保缴费?
在全国第二批、全区第一个长护险试点城市南宁,长护险参保采取单位缴费、个人缴费加财政补助的方式筹集。从2021年3月1日起,南宁市长护险保费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保费同步征收。每月在扣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保费的同时扣缴长护险保费。属于单位缴纳的部分,参照职工医保保费征收方式,每月在扣缴职工医保保费的同时扣缴长护险保费;属于个人缴纳的部分,每月从划入职工医保个人账户金额中扣缴。
长护险参保缴费比例。
例如南宁市在职参保职工小李,他的月缴费基数是5000元,总费率为0.30%,那么他每个月要扣缴的长护险保费为:月缴费5000元乘以0.30%,也就是15元,其中个人缴纳7.5元,单位缴纳7.5元。
在待遇享受上,长护险在机构护理方面实行差异化支付标准,重度失能Ⅲ级、重度失能Ⅱ级、重度失能Ⅰ级的失能人员每人每天待遇支付标准分别为66元、62元、57元,按实际护理服务天数计费。
居家护理方面实行按项目付费,重度失能Ⅲ级、重度失能Ⅱ级、重度失能Ⅰ级的失能人员每月待遇定额标准均为1850元,用于支付参保人员发生的生活照料服务项目和医疗护理服务项目费用。居家护理生活照料类服务每月最高支付上限为700元,医疗护理类服务每月支付标准为787.5元,辅助器具类服务每月最高支付上限为362.5元。如参保人员确不需要辅助器具类服务的,可将未使用的辅助器具类服务额度与医疗护理类服务合并,用于医疗护理类服务每月最高支付上限为1150元。
目前,南宁市共有109家长护险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及2家辅助器具服务机构,服务内容涵盖生活护理、慢性病护理、压力性损伤护理等86余项护理内容。护理过程产生的费用,由长护险承办机构与定点服务机构按协议约定结算,医保部门直接把钱划给定点服务机构。“以前请人上门护理,没个两三百元一次请不来。”受益人员家属玉女士表示,有了长护险报销后,家里基本不用出什么钱了。
长护险待遇申请流程。
2028年底前争取全区全覆盖
有了长护险制度试点,护理人才也要跟上。截至目前,南宁市长护险护理服务人员实现100%持证上岗,累计引导、培训长期照护技能人才1.45万人,南宁市医保局还联合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开发“长期护理保险”护理服务专项能力评价科目,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获证人数达5437人,逐步形成“专业护理员+家庭照护者”的人才队伍。
长护险只面向职工医保参保人吗?记者从自治区医保局了解到,长护险扩大覆盖面已提上日程,未来还将覆盖更多人群。南宁、北海是目前广西开展长护险制度试点改革的城市,北海市于今年6月1日起开展职工长护险参保征缴工作并执行职工长护险制度,将于9月1日起开展居民长护险参保征缴工作,2026年1月1日起执行居民长护险制度,实现北海市职工和居民长护险制度全覆盖。按照部署,全区将按照三个梯度稳步推进建立长护险制度,计划于2028年底前实现全区长护险制度全覆盖。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梁冰欣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谭双梅
审核 李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