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黄占玲 阮萃 冼嘉艳(实习生)
三伏天想要祛湿、减肥,少不了扶阳气。从中医角度而言,三伏天时段,自然界的阳气达到了顶峰,这时候如果激活身体阳气,不仅可以驱散寒湿阴邪,还能增强抵抗力,为身体积蓄能量。医生提醒,三伏天扶阳气,需要注意运动和饮食。尤其在饮食方面,可适当食用一些符合时令节气的药膳,增强脾胃功能,提升阳气。
运动不要太剧烈
三伏天扶阳气,适当的运动很重要。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壮医经典病房副主任医师黄世威介绍,在三伏天运动,讲究以静制动,即不做太剧烈的运动,否则会伤阳气。比如,太极拳、八段锦等就比较适合,如果觉得太麻烦或者不擅长,可以做中小学生广播体操,利用早起时间或者工作中途休息的时候进行。
“中小学生广播体操做起来简单、不复杂,几乎适合所有群体。”黄世威建议,每次做中小学生广播体操10至20分钟,身体微微出汗即可。对于腹部比较肥胖的群体,在进行运动时,可以选择一两个针对腹部的运动,比如胯下击掌、开合跳等,“每次做两三个动作,不要太多,适度锻炼即可”。
食养以温补为主
天气较热,不少人喜欢吹空调、吃冷饮,但这样容易伤脾胃,导致阳气不足,所以在三伏天还讲究温补脾肾益阳气。广西中医药研究院门诊部针灸推拿科住院医师黄纯净介绍,三伏天最显著的气候特点便是高温与高湿交织,这种“桑拿天”不仅让人感觉闷热难耐,还容易让“暑湿”趁机侵袭人体。中医认为,此时人体脾胃功能易受湿热影响,常会出现食欲不振、精神困倦、口干舌燥等不适,可以选用清热祛湿、健脾益气、养阴生津的药膳,比如,山药、薏米、百合等。
黄纯净提醒,三伏天的药膳要避免过于寒凉,过量使用黄连、苦瓜等寒性食材可能会损伤脾胃阳气,反而不利于健康。另外,还可以根据自身体质稍作调整,比如,湿热较重、容易长痘口苦的人,可多选用绿豆、冬瓜等清热利湿的食材;脾胃虚弱、容易腹泻乏力的人,适合多吃山药、莲子等健脾的食物;阴虚体质、常常口干便秘的人,则可以加入百合、银耳等养阴生津的食材。
适合三伏天的药膳方:
【黄芪山药粥】
●食材:黄芪10克、山药50克、小米50克、红枣3颗。
●做法:
1.黄芪用纱布包好,加水煮20分钟,捞出药包留汤汁;
2.山药去皮切小块,红枣去核,与小米一同放入黄芪汤中;
3.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30分钟,至小米软烂、山药熟透即可。
●功效: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山药健脾养胃,小米温中和胃,适合三伏天易疲劳、出汗多、脾胃虚弱的人,补而不腻。
【绿豆百合薏米粥】
●食材:绿豆30克、干百合15克、薏米3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可选)。
●做法:
1.绿豆、薏米提前浸泡1小时,干百合泡发备用;
2.锅中加水,放入绿豆、薏米,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30分钟;
3.加入粳米、百合,继续煮20分钟至食材软烂,加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绿豆清热解暑,薏米健脾祛湿,百合养阴润燥,适合三伏天闷热时食用,缓解口干、困倦、食欲不振。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陈诗圆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张若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