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黄婧 实习生 黄婉婷
近日,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自治区财政厅印发通知,广西将实施“技能照亮前程”三年行动计划,从2025年起至2027年底,围绕广西“1+19”(人工智能+19个千亿级支柱产业)现代化产业体系,统筹使用就业补助资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等资金,以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为核心对象,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其中,2025年为摸排调研与试点启动阶段,将开展全区技能需求普查,覆盖重点产业、园区及各类就业群体;选取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重点领域开展试点培训。2026年为巩固提升与范围拓展阶段,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优化培训课程体系和补贴政策,扩大培训覆盖领域至新职业、现代服务等行业。2027年为全面实施与机制完善阶段,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实现各行业、各群体培训全覆盖,重点向康养托育、农村转移就业等领域倾斜。
本次行动计划培训的对象有哪些?记者了解到,待就业重点群体是其中之一。将有就业意愿并急需技能培训的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登记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作为核心对象,有针对性地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岗前培训、创业培训等各类培训服务。该类群体占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总人数比重不少于70%。此外,企业职工也是培训对象,将开展转岗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大规模推动各行业领域从业人员技能提升,破解“有活没人干”难题。
通知指出,本次行动计划将重点开展产业园区技能人才、人工智能技能人才、先进制造技能人才、康养托育技能人才、现代服务技能人才、新职业技能人才等六大专项培训。如2025~2026年期间,每年继续给予4个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各1000万元就业补助资金支持,面向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以及企业职工大规模开展职业(工种)技能培训、专项职业能力技能培训、项目培训,最大限度满足园区企业技能人才需求。聚焦服务保障“一老一小”,面向有意愿到家政服务领域就业的重点群体和已从业家政服务人员,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培养一批家政服务员、医疗护理员、婴幼儿发展引导员(育婴员)等技能人才。还将聚焦低空经济发展,大力开展无人机驾驶员、无人机装调检修工、无人机测绘操控员等职业(工种)培训,鼓励各地与民航部门合作,探索建立“一培双考双证”模式。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徐丽青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赵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