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靖云
在购买车险的消费场景中,不少消费者常常陷入一个误区——被低价所吸引,却忽略了保险的核心本质是风险转移。要知道,车险并非价格越低越好,适合自身需求才是关键所在。那么,究竟怎样才能选购到一份既合适又可靠的车险呢?为此,南国早报记者采访了多名保险业内人士。
三个问题 精准定位保障范围
“很多车主买保险,一上来就问最低多少钱,但其实车险不能一味图低价,如何买、买多少都有讲究。”华安保险广西分公司车险部专业人士指出,车主在选择车险时,应遵循“先保障核心需求,再对比服务可靠性,最后参考价格”的逻辑顺序。
一名资深保险从业人士也强调了明确需求的重要性。她建议,车主在购买保险前,先问自己三个关键问题:常跑市区还是高速?车辆价值多少?能否承受一两万的小额自付?基于这些问题,她给出了一份“需求速描”模板。如果是市区代步车,且车龄在五年以内,那么建议投保交强险、车损险、200万元保额的第三者险以及医保外医疗费用责任险;要是跑长途的营运货车,则建议额外增加车上人员险和自燃险,并且第三者险的保额至少要达到300万元起。“只有先明确自己的需求,搞清楚需要保障哪些风险,比如车辆损失、第三方责任、车上人员等,再选择对应的险种,最后去比价,才不会被赠品、返现等干扰,从而做出明智的选择。”这名从业人士解释道。
甄选机构 确保资质和合规性
在明确了自身的保险需求后,选择具有资质的保险公司至关重要。车主可以通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或保险公司的官方客服电话,确认保险公司的资质和合规性,避免选择无资质的“统筹公司”等非正规机构。
人保财险广西分公司车辆保险部负责人介绍,目前保险行业已上线运行“金事通”App,这一平台为车主提供了便利。车主可以通过该App查询名下合法有效的车险保单信息,核验是否由具备合法资质的保险公司承保,从而有效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此外,对于高赔付风险的新能源汽车,保险行业建立了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并搭建了“车险好投保”平台。新能源车主,尤其是新能源货车、出租车和网约车车主,均可通过该平台投保,以获得充足的保险保障。
多方考量 挑选优质车险产品
除了遵循上述原则外,业内人士还建议消费者在挑选车险产品时,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保险公司的信誉和口碑是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参考因素。车主可以通过保险行业协会公众号、金融网站等渠道,了解各家保险公司的业绩规模、理赔评价、网点布局等情况。优先选择经营实力强、服务网点覆盖广的公司,这样在出险后能够得到快速响应和及时理赔,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保险条款的保障范围和保额直接关系到车主的切身利益。车主需要充分了解各险种的具体保障范围及保额,并结合自身情况合理搭配。此外,精读保险条款也有一定的技巧:首先要看“保险责任”章节,明确哪些场景可以得到赔偿;接着看“责任免除”,把酒驾、无证驾驶、未年检等高频拒赔点圈出来,避免在理赔时出现纠纷;最后核对特别约定,比如“约定行驶区域”“指定驾驶员”等细节,确保自己完全理解条款内容。
理赔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是衡量保险公司优劣的重要指标。车主需要了解保险公司的理赔流程、理赔时效和投诉处理机制等。
南国早报《金融消费对话间》栏目,是广西百姓口碑榜——金融服务口碑榜的常设栏目,致力于搭建市民与金融机构之间的沟通桥梁。在这里,市民网友既可以倾诉金融消费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南国早报将协助发声以推动问题解决;也可以提出投资理财领域的专业疑惑,本报将代为咨询权威专家,为消费者提供专业解答。
▲扫码进入“金融消费对话间”栏目专题,留言或提问。
相关报道
有人将“车辆统筹”包装成“车险”,低价诱惑车主入坑,等到出险时才说赔不了!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徐丽青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赵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