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练才榕 王世杰
8月30日晚,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棉花天坑景区大剧场星光璀璨,一场音乐盛宴拉开帷幕。夜幕降临时,悬崖书店灯光亮起,千册书页似流光瀑布,在326米深的天坑绝壁间倾泻,为天坑回响·罗城棉花天坑音乐节奏响了序曲。这场自然与音乐的约会,让游客沉醉于喀斯特奇境,也让观众感受到广西山水与人文交融的魅力。
天籁共鸣:流行音乐在天坑回响
音乐节现场,华语流行音乐男歌手吴睿、乐团主唱姚韦薇、实力唱将韦婕、人气歌手张哼轮番登场,用特色声线震颤岩壁,融合个人风采与广西音乐文化。
吴睿是第二次来棉花天坑,此次从游客变为歌者。他表示,再次回这里并在天坑中的舞台演唱,既美妙又有缘。舞台上,吴睿带大家合唱,音浪与天坑回声交织成独特听觉体验。
歌手吴睿演唱。除特别注明外,本文图片均为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王世杰摄
姚韦薇以富有感染力的嗓音打动观众。“来到罗城棉花天坑,见到全国各地的朋友很开心。”她提及互动中发现有来自内蒙古、新疆等地的观众,希望大家多停留,感受罗城的大好河山。
张哼则以舞台表现力点燃热情,他期待未来常来献唱,“罗城风景美、朋友热情,刚才唱歌时大家齐唱,氛围特别好”。
韦婕的高音在天坑久久回荡。四名歌手风格各异,却都与天坑自然声场完美融合。
罗城棉花天坑音乐节现场。
天坑奇境:在音乐之外更添惊喜
承载这场音乐盛宴的棉花天坑旅游度假区,由棉花天坑、长生洞两大4A级景区组成,是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优选项目,还获“驾游中国”热门自驾目的地、广西最佳旅游景区目的地等殊荣,也是广西首批“文旅美景打卡点”“美宿打卡点”。景区内全球罕见的双漏斗天坑群如大地指纹,360°环形岩壁的地心剧场是天然混响舱,为演出提供了良好声学环境,让每段旋律在绝壁间形成独特回响。
观众背后就是悬崖书店。白海蓉摄
除了自然奇观,这里的人文设施更获游客称赞:悬于崖壁的“魔幻书堡”悬崖书店,既是亮灯仪式主场,也是阅读秘境;高空天梯、悬崖泳池带来沉浸式体验,1.6公里悬崖栈道让人感受“心跳与云端共舞”;天坑夜游项目结合亿万年天坑与全息光影,宛如《阿凡达》异星世界。
罗城棉花天坑内的悬崖书店。
一名游客感慨:“脚下是地心世界,耳边是动人旋律,体验太奇妙!这里山清水秀,仫佬族人民热情,还有刺激玻璃栈道,真是世外桃源。”
香港“食神”戴龙曾盛赞:“这里空气好、水质好,住别墅望天坑,值得一游。”罗城本地人棋棋也说:“罗城有4A级景点,这次音乐节氛围好、大家热情,我很开心能参与,欢迎更多人来罗城感受美景与温暖。”
游客在棉花天坑高空索道行走。
文旅交响:棉花天坑以创新出圈
主办方表示,这场音乐节不止是演出,更是棉花天坑“非遗+音乐+极限运动”多元融合模式的实践,也是广西文旅创新的生动缩影。2024年12月,这里曾诞生吉尼斯世界纪录:知名扁带选手胡记恩以2分47秒完成100米高空蒙眼走扁带(走扁带也叫走绳,是一项极具挑战的极限运动)。
从极限运动到音乐盛会,棉花天坑以创新玩法惊艳出圈。最后一曲消散后,游客称这是“耳朵与心灵的双重洗礼”。夜幕下的棉花天坑,霓虹与星光交映,悬崖书店灯火如绝壁明珠,既定格游客记忆,更彰显广西文旅的无限可能——通过自然奇观与文化活动结合,让游客在赏景时感受非遗、聆听地域音乐、体验极限乐趣,实现“一站式”沉浸文旅体验。
罗城棉花天坑音乐节现场。白海蓉摄
今年是南国早报创刊30周年,作为本次音乐节传播平台,南国早报既是游客获取景区攻略、乐团动态的渠道,也为广西文旅推广搭起桥梁。“媒体+景区+文化”的联动,让棉花天坑影响力持续扩散,也让更多人期待与天坑的下一次邂逅,期待广西文旅的更多惊喜。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徐丽青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谭双梅
审核 梁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