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俭芹 程浩楠 文/图
从物业协会发起“能帮就帮”倡议,到多行业签署联合自律公约,再到智慧化手段的持续探索,南宁市“外卖友好小区”建设已从多个试点走向规模化发展,构建起多方共赢的社区服务新生态。而在行业公约与数字化手段的双重驱动下,物管、平台企业与骑手携手探索管理规范、配送效率与业主体验的多方共赢。
联动:从“单打独斗”到“协同共治”
多个小区的单独创新实践,虽能解决局部问题,但要推动“外卖友好小区”建设规模化、规范化发展,还需行业协会与企业的协同发力。2025年2月,南宁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率先行动,发布《关于开展“助力骑手、能帮就帮”行动的倡议书》,呼吁各物业服务企业为骑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与支持,“用暖心服务传递关爱”。
据了解,目前南宁市已有保利、建凯、信德佳、珠江城市服务、桂商、盛邦等物业服务企业积极响应“助力骑手、能帮就帮”行动,以双向奔赴的热情,在各自服务的小区推出针对性举措,从简化登记、规范停车,到爱心驿站、暖心服务,这些举措不仅解决了骑手的“急难愁盼”,也让业主享受到更高效的配送服务,更在社区内营造了“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良好氛围。
凤岭佳园小区张贴的“能帮就帮,关爱骑手”倡议书。
而在自治区层面,一场更高规格的联合自律行动也在推进。今年5月,在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自治区党委“两新”工委牵头组织下,广西保安行业协会、广西快递行业协会、广西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协会、广西银行业协会等多家行业协会和美团、京东、饿了么、闪送、跑腿5家平台企业广西公司共同签署“行业以心暖新 共筑友好场景”联合自律公约,旨在引领带动各有关行业推进友好场景建设,优化住宅小区、商场、楼宇等配送环境。
协会:从“情绪对立”到“双向共情”
南宁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秘书长冯女士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网络平台上,部分短视频刻意放大骑手与保安之间的矛盾,渲染冲突情绪。这不仅让两群体间的情绪产生隔阂,更给小区管理带来了额外阻力,“保安和骑手,本质上都是为业主服务的工作者,本应是‘战友’而非‘对手’”。
城市杰座物管负责人介绍小区外卖配送情况。
“友好场景建设,核心是‘双向奔赴’的理解。” 冯女士强调,“当遇到需要登记、核验的情况时,双方多一句耐心沟通,少一点急躁争执,用友好的态度共同解决问题,才能让‘友好’真正落地。”
专家:从“隔阂失范”到“互信规范”
“允许外卖小哥进入小区,本身是一件提升服务质量的好事。” 广西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姚华表示,“从南宁目前的实践来看,整个流程是规范的,安全风险可控。”姚华分析,外卖骑手有统一的工服、标识清晰的电动自行车与外卖箱,身份辨识度高;加上部分小区通过数字化手段(如骑手自助登记系统)实现信息核验,进一步降低了安全隐患,“所谓‘骑手进小区增加安全压力’的担忧,在规范管理下已大幅缓解”。
骑手扫码进入小区。
“‘外卖友好小区’建设,不是简单地‘放开门禁’或‘设置桌子’,而是要通过智慧化手段,实现管理效率、配送效率与业主体验的三方共赢。”南宁市不少小区物管负责人表示,未来物管将持续探索智慧服务新方式,如能实现骑手信息、配送订单、业主需求的实时联动,则更能进一步提升外卖送达效率。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陈诗圆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谭双梅
审核 孙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