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彭庆文/图
借助翻译模型和AIGC绘画模型,打破文化沟通壁垒,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以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技术为核心,为游客提供个性化路线规划和沉浸式虚拟体验……9月15日,中国—东盟人工智能+文旅创新应用大赛总决赛在北海开赛,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的50个优秀团队展开激烈角逐,用人工智能重新定义文旅。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获悉,决赛结果将于9月16日在南宁揭晓,特等奖奖金高达100万元。作为一场集结中国与东盟“AI+文旅”领域前沿力量的国际性赛事,其创新成果将在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集中展示。
赛事自今年7月启动以来,先后在上海、北京和越南河内设三大赛区举办初赛,吸引中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多国的506个项目团队报名,参赛主体涵盖336家企业和170所高校;同时邀请30家专注于大模型投资的机构、超100位投资人参与,并联动高德地图、蚂蚁集团、南开大学等合作伙伴,为项目提供技术验证、数据支持、商业渠道等全方位赋能,推动“造智能、用智能”的协同创新。
中国—东盟人工智能+文旅创新应用总决赛现场。
15日当天的决赛现场,50个晋级团队按照技术创新、应用创新、东盟合作三大赛道进行分组路演,各赛道项目亮点纷呈。
记者注意到,来自广西的“壮新智语AI”项目吸引众多国内外嘉宾目光。该项目通过一个壮语—汉语翻译模型和一个专门生成壮族艺术(如壮锦)的AIGC绘画模型,帮助游客克服语言障碍,打破文化沟通壁垒,同时将壮族艺术元素转化为互动的视觉创作,提升游客文化体验感,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
同样来自广西的AI赋能数字孪生智游老挝平台项目,以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技术为核心,构建覆盖游前、游中、游后的全流程智慧旅游服务体系,为游客提供个性化路线规划、沉浸式虚拟体验、实时多语言翻译、智能导览以及便捷电商服务,推动当地旅游业向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
“参加此次大赛主要是想来了解中国AI技术的发展。”泰国旅游促进会会长基提·帕普鲁特拉坤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道,希望后期能把中国先进的AI发展理念应用到泰国,同时通过AI让更多泰国人了解和爱上广西文旅。
四足机器狗亮相决赛现场。
据赛事相关负责人介绍,大赛将于16日在南宁揭晓获奖名单,并举办“生态共建 —— 闭幕盛典暨生态联盟签约仪式”。届时,北海市政府、嗯噢哇科技将与获奖企业共建“智能海上丝绸之路生态联盟”,为签约企业提供技术接口支持、纳入北海“智慧文旅城市会客厅” 长期孵化、联合南开大学开发垂类大模型等资源,推动优质项目扎根落地。
参赛选手进行分组路演。
值得一提的是,为加快赛事成果产业化,北海市已与入围团队开展政策赋能与场景对接,并发布《AI+文旅项目落地扶持政策2.0》,明确单个项目最高可获500万元奖励、前三年办公场地全额补贴、最高200万元算力券支持,同时开放北海银滩、涠洲岛等多个核心景区作为实测与落地场景,让赛事成为集政策引导、产业落地、国际合作于一体的综合平台,为中国—东盟智慧文旅产业生态建设提供支撑。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谭双梅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赵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