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和赓
白崇禧的“一支笔”
和周恩来的“一枚棋”
谢和赓
他是白崇禧
委以重任的“笔杆子”
却是周恩来
布局多年的“闲棋冷子”
他是桂系炙手可热的
国民党军官
却是桂林抗战文化城的
“救火队长”
“谢秘书”的
真实身份和秘密使命
周恩来
谢和赓(左) 白崇禧(右)
他叫谢和赓
是白崇禧委以重任的机要秘书
当时炙手可热的国民党军官
而他的真实身份
却与周恩来
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1938年11月
谢和赓和白崇禧
一同回到了家乡
广西桂林
在这里
他展开了一项全新的秘密使命
1938年底
广州 武汉已经相继沦陷
大批人员撤退到桂林
桂林的人口
从战前的7万
迅速增长至1939年的近30万
其中就有
大量文化人士
田汉(左一) 夏衍(左三)
郭沫若 夏衍 田汉
这些文艺界的领军人物
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
来到这里
漓水边燃起
另一个战场的烽烟
作为白崇禧的秘书
谢和赓有一项
众人皆知的公开任务
和桂林的文化精英打好交道
让他们为宣传抗战与桂系出力
电视剧《阵地》剧照 谢和赓 贺刚(饰)
他活跃于
社会名流和文化人士之间
“谢秘书”的名号无人不晓
而谢和赓的真实身份
却并不为人所知
谢和赓
“谢秘书”家的
牌局和传递情报的渠道
谢和赓在桂林的家中
常有应酬的牌局
白崇禧的夫人 亲友
都是他的座上宾
此外
还有一名叫刘仲容的熟客
趁着闲暇时间
谢和赓经常和刘仲容
单独到楼下谈天
电视剧《阵地》剧照 谢和赓(左)贺刚(饰)
电视剧《阵地》剧照
看似平常的对白里
却暗暗穿插桂系
以及国民党的内部消息
在隐秘处
两人谨慎地交换着信息
而这些情况
最终都由刘仲容
这名在共产党与广西当局之间
搭建桥梁的秘使
秘密汇报给了
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
电视剧 《阵地》周恩来饰演者 演员刘劲:
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常常收到来自谢秘书的情报。谢和赓是白崇禧委以重任的“笔杆子”,他的真实身份,却是周恩来在桂系集团布局多年的“闲棋冷子。
周恩来幕后指导“谢秘书”改稿
国民党“宣传”共产党抗战主张
白崇禧的重要文章 演讲稿
都交由谢和赓起草
这位“笔杆子”
幕后的“改文教师”
竟好几次都由周恩来亲自担当
谢和赓的周密运作
让国民党军政要人的口中
自然地流露出
共产党的抗战主张
从武汉撤回桂林前
周恩来向谢和赓下达指示
全力协助“八办”的工作
保护在桂林的进步团体与人士
谢和赓则利用自己
长期经营的关系
在白崇禧等
桂系高层人物身边不断“敲边鼓”
在桂林的文化人士遇到困难,都由“谢秘书”出面周旋,拉资金、搞关系,简直是个“救火队长”。
既然来到我们的地盘,我们作为东道主是不是可以给予最大的支持或方便?让他们看到咱们的用心和态度就够了。
谢和赓暗中运作
白崇禧“赞助”海外演出
烽火后方
戏剧舞台也成为
唤醒群众 支援抗日的阵地
桂林城内表演不断
仅专业剧团就有40多个
群众自发组织的
戏剧与宣传团体则有200多个
为救亡戏剧团体提供保障
谢和赓精密谋划 全力以赴
1938年底
共产党员 演员王莹
带着中国救亡剧团来到桂林
王莹
王莹(前排右二)
由她主演的活报剧
《放下你的鞭子》
受到了桂林观众的热烈欢迎
活报剧《放下你的鞭子》
1939年
王莹受到周恩来的指示
计划带剧团去南洋巡演
宣传中国全民族抗战
谢和赓拼尽全力
竟让白崇禧成了巡演的“赞助商”
争取到了特批和出国款项
这次演出反响极好
为抗战前线筹集了一大笔资金
扎根在桂系的心脏
凭借着智慧与果敢
谢和赓一次次
完成周恩来部署的任务
在隐蔽的战场上
捍卫着桂林文化城里
这道“看不见的防线”
编辑 邱晨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梁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