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有媒体报道,“碎叫叫”、“NN王”、“PP酱”等博主称,网红“小鱼丸子”利用朋友信任,多次以假货替换受害者的真品奢侈品包袋、首饰及衣物,受害人数达6人以上,报案金额约400万元,后续统计已达600万元。
受害人视频讲述事件经过。
“本案中涉嫌罪名为盗窃罪,涉案金额如查证为600万元,属‘数额特别巨大’,如果没有当事人谅解或其他减轻情形,可能会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巩晶晶表示,还可能涉及诈骗罪。“如果‘小鱼丸子’通过伪造身份,其他被害人是基于对伪造身份的错误信任而处分财产,并与欺骗行为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则构成诈骗罪。”
据几位受害人讲述,“小鱼丸子”是她们很亲近的朋友,甚至知道受害者家的密码,可以随便出入,常以来受害者家“过夜”的方式,携带大型行李箱进入受害人家中,趁夜间调包。
“她会长期观察朋友奢侈品包的款式,随后购买同款假货并实施替换,利用“二手奢侈品生意’身份掩盖假货来源。”博主PP酱在视频中称,她今年7月底,与“小鱼丸子”等朋友结伴去国外旅行,自己背了一个奢侈品包,被“小鱼丸子”夸赞很好看,后来在8月17日,自己发现包被调包。“因为款式有细微差别,所以我发现了4万元的包被换。这次的及时发现,让她的行为败露,而且我很快锁定了‘小鱼丸子’。”
博主萨拉米帕尼尼在视频中称,自己与“小鱼丸子”是认识三年的好朋友,被“拿了”至少400万元的奢侈品,包括40多个包包,30多件首饰。此外,“小鱼丸子”还盗用其身份伪造“富家女”背景。
“熟人作案是以信任关系作为基石,使犯罪行为更具隐蔽性,证据收集难度较大。”巩晶晶表示,熟人作案存在部分直接证据缺失,被害人因信任而放松警惕,通常无监控录像、目击证人或抓现行。作案与案发之间有较长时间差,因熟人关系,导致被害人初期未将财物丢失与加害人进行关联,或长时间未发现。没能及时留存证据,进一步加剧取证和追赃难度。
如何识别熟人作案?巩晶晶表示,他们的犯罪路径相对稳定,多遵循“获取信任—和平入室—摸清财物—一次试探—多次盗窃—快速销赃—受害人心理伤害严重”的模式。
巩晶晶表示,熟人作案,虽证据链构建困难,但司法实践中会强化间接证据规则的适用,如认可“财物消失时间与行为人在场时间重合”、“行为人持有同款假货”间接关联等。但对于熟人作案的量刑,司法机关通常会考虑熟人这一因素,如取得被害人谅解、积极退赃退赔,可能会从轻处罚。
编辑 徐丽青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梁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