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冯榆 通讯员:银雪波 韦栋 谢美鲜 银利桃
国庆中秋小长假期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文旅市场持续升温,各景区迎来客流高峰,处处涌动着假日出游的热潮,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着八方游客前来打卡。国庆、中秋节假日期间(2025年10月1日—10月8日),该县共接待游客45.86万人次,同比增长29.4%;实现旅游总花费2.564亿元,同比增长29.8%。
棉花天坑景区门口排起长龙。
10月3日,记者在棉花天坑景区看到,游客摩肩接踵,家庭游、情侣游、闺蜜结伴游的身影随处可见。原生态的天坑奇观让游客连连惊叹,大家纷纷拍照留念,定格自然之美;特色悬崖书店更是人气爆棚,游客或驻足翻阅书籍,或透过玻璃窗欣赏天坑景色,在墨香与美景的交融中,沉浸式感受“书香+美景”的独特体验。
游客在棉花天坑游玩。
“我们专门来参观悬崖书店,晚上人特别多,灯光亮起的时候非常震撼。”游客左女士和梁女士笑着说。“这次出行的吃、住、行等各方面体验都很好,出行很轻松。”游客覃能杰带孩子来旅游,他表示此行不仅能体验天坑环境、学习地理知识,还能感受罗城的人文气息,品尝特色美食。
游客打卡棉花天坑悬崖书店。
游客在悬崖书店沉浸式体验阅读和欣赏美景。
为应对客流高峰、保障游客游览体验,罗城提前谋划部署,开展景区安全、食品卫生等专项检查,并在重点路段加大交通管控力度,确保各大景区秩序井然。同时,当地景区为游客提供咨询引导、线上预约、分时入园等服务,有效提升了游览效率。
旅游安全是景区运营的核心。棉花天坑景区高度重视安全管理与安全生产工作,全力筑牢安全防线。景区副总经理吴增平介绍道:“我们新增了近十名引导员,一旦发现某个区域出现拥挤,会立即引导车辆有序通行、疏导人流。昨天景区接待游客达三四千人,在工作人员的有效引导下,车辆都规范停放,未出现拥堵情况。”
10月7日,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成龙湖畔,一场“月下踏歌·声动中秋——仫佬族古歌展示暨走坡节雅集活动”热闹举行。各界嘉宾、群众欢聚一堂,以月为媒、以歌传情,共同体验一场穿越千年的非遗盛宴。
雅集活动现场。
当晚,皓月当空,仫佬族古歌悠扬而起。多名仫佬族歌王与民间艺人轮番登台,用原生态的演唱将观众带入山野田间的古老情境,感受先民在劳动、爱情与祈福中的真挚情感,使这“沉睡”于乡野的非遗瑰宝在现代舞台上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歌王同台演绎。本文均由景区供图。
活动还融入了仫佬族传统民俗“走坡”元素。走坡原是仫佬族青年男女在山野间聚会,以歌会友、传情达意的社交方式。互动环节中,山歌爱好者模拟走坡场景,即兴对唱,现场歌声起伏,笑语不断。
“唱仫佬族山歌非常开心,既学到了民族文化,又以歌会友,交到了来自各地的朋友。”山歌歌手梁舟池向记者演唱了仫佬族山歌,“青山不老水长流,知音就在云那头……”
据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龙晓洁介绍,此次双节长假期间,罗城文旅增速排名位居河池前列,城区内酒店从10月2日至5日全部订满。棉花天坑仍然是“顶流”目的地,燕山湖露营持续火爆,康养旅居理念深得人心。
近年来,罗城在打造特色旅游项目的同时,深度挖掘仫佬族文化内涵与民俗风情,依托一年一度的文化旅游活动,推动康养小镇建设及生态休闲旅游胜地发展。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不仅满足了不同群体的需求,更让县域旅游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持续擦亮罗城文旅品牌。
编辑 冯榆
责编 钟亮
审核 练才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