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邓小凤
桂林山水甲天下,奇峰倒影,碧水悠悠,千百年来令无数游人心驰神往。如今,在这幅自然画卷之上,更添一抹时代亮色——工行桂林分行以金融为笔,既悉心守护漓江的生态本底,也全力助推产业发展的蓬勃浪潮。
绿色脉动,守护山水底色
漓江是桂林的灵魂。2025年,桂林市全面推进“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奋进年”,工行桂林分行积极响应,领导班子主动对接市政府重点招商项目、自治区发展改革委重点项目及政府专项债清单,组建专项团队全程跟进。该行依托项目贷款与科技金融等多元工具,持续探索“金融+文旅+科技”融合路径,将绿色信贷精准注入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
截至2024年末,该行绿色金融贷款余额达70.95亿元,较年初增长8.67亿元。信贷资源重点投向“漓江景区”“遇龙河景区”等核心生态旅游区,支持生态修复、环保设施升级与低碳旅游开发。目前,绿色金融服务已延伸至桂林全辖12个县区,构建起“山水保护+产业升级”的立体化绿色金融体系。
工行桂林分行与阳朔县就金融支持县域经济、服务项目开发开展座谈交流。
智造引擎,驱动产业跃升
在桂林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车间里,自动化产线高效运转。此前企业启动新项目遭遇资金瓶颈,工行桂林分行及时提供7000万元项目贷款支持。项目建成后,将帮助企业实现年产曲轴36万件、年销售收入1.57亿元的目标。
针对科创企业“轻资产、高成长、融资难”的特点,该行创新推出“专精特新贷”“科创贷”等产品,构建专属评价模型,优化审批流程。截至2025年8月末,该行已为93家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专属档案,批复科技金融贷款8.7亿元,实际投放2.6亿元。
工行桂林分行实地走访企业生产车间。
沃土深耕,聚力乡村振兴
在桂林某国家级生猪屠宰标准化示范厂内,现代化生产线有序运转。作为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该厂曾因“轻资产、缺抵押”面临融资难题。
工行桂林分行创新运用“一群一策”服务模式,定制“800万元信用贷款+设备抵押增信”组合方案,有效满足其采购生猪与经营周转需求。
企业负责人感慨道:“这笔资金不仅填补了收购旺季的资金缺口,保障了全年稳定生产,也增强了我们扩大优质生猪收购的能力,直接带动了周边上千户农户增收。”
这只是该行服务“三农”的一个缩影。客户经理主动走出办公室,深入乡村田间、养殖场和加工车间,实地了解各类涉农主体的真实需求。该行围绕不同农业产业群精准施策:“园区e贷”支持高新区、临桂、兴安、荔浦等工业集群;“种植e贷”重点扶持永福罗汉果、阳朔金桔、兴安葡萄等特色种植;“集群商户e贷”覆盖建材、果蔬、乳业等67个行业的商户群体。
截至2025年8月末,工行桂林分行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突破13亿元,增速达7.8%,显著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这股金融活水,正有力推动桂林县域经济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文旅新篇,赋能诗与远方
“桂林山水甲天下”吸引着全球游客,而旅游服务品质的提升离不开市场主体的活力。在阳朔十里画廊景区,一家精品民宿因升级改造面临资金压力。工行桂林分行迅速响应,依托“民宿快贷”在一周内发放信贷资金,不仅化解经营危机,更助力其提升服务品质。
“民宿快贷”是工行服务文旅产业的匠心之作。该产品充分考虑行业特点,优化授信标准,注重经营现金流和业主信用。截至2025年8月末,该产品已惠及客户超百户,累计投放金额突破1.5亿元,覆盖桂林全市城区及县域。
工行桂林分行金融支持的民宿企业游泳池。
依山而盛,活水润城。工行桂林分行将紧密围绕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与推动产业升级目标,不断提升金融服务适配性与普惠性,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确保金融活水精准灌溉千企万户。工行桂林分行正以更大决心、更实举措,在服务桂林高质量发展、绘就中国式现代化桂林画卷的新征程中,贡献坚实的工行力量。
编辑 黄韵伊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段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