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5名孩子辍学,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啦井镇政府将学生家长告上法庭。这是云南首例因子女辍学引发的“官告民”案件。记者获悉,法院立案后,当庭对双方进行了调解,5名学生家长均同意子女复学,目前已有3名辍学学生返校,另外两人应在下学期开学前复学。
▲11月24日,兰坪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啦井镇人民政府起诉5名家长案。受访者供图
1.政府:多次沟通无效提起诉讼
今年3月,啦井镇和某某等5户村民的子女辍学回家,经啦井镇政府工作人员和学校老师反复劝说后,家长仍然没有送辍学子女返校就读。
11月3日,啦井镇人民政府向兰坪县人民法院依法提起诉讼。法院立案后,对被起诉的学生家长进行了走访调查,认为和某某等5名被告家长作为法定监护人,没有履行法定义务。以各种理由放任子女辍学,违反了法律规定,遂将他们告上法庭。
据被告家长和某某表示,自己曾经劝说过子女返校复学,也将孩子送去学校好几次,但孩子就是不想读书。
在庭审现场,多名家长认为,自己已对子女进行了劝说,不应当承担法律责任。而辍学的孩子则表示,之所以辍学,一方面是因为家里经济条件差,另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学习成绩不理想。
2.庭审:原被告当庭达成调解
庭审现场,法庭根据每个辍学家庭的具体情况对原被告双方进行调解。双方就子女返校时限和共同劝导等事宜达成共识。随后法庭当场下达了调解书。
在调解书上按下指印时,一名学生家长说,此前自己法律意识淡薄,并且受到“读书无用论”影响,“如今吃了官司才知道,不送娃娃去上学违法”。
据啦井镇副镇长李智芬介绍,到目前为止,已经有3名学生返回课堂,但是有两名学生因外出打工,目前还没有回来。按照庭上调解结果,这两名学生应在下个学期开学之前回到学校。
3.调查:130名学生未到校注册
兰坪县地处滇西,是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记者从啦井镇政府了解到,近年来,啦井镇不少在校生辍学,前往东南地区打工,并且人数有上升趋势。
记者从兰坪教育部门了解到,今年9月份秋季开学时,全县有超过130名在校生未到校注册,经过与家长沟通等工作,最终有120余人返回学校,仅有8人未复学,其中啦井镇占5人。
记者从啦井镇政府了解到,案件在啦井镇新建村公开审理时,数百名附近村民前来旁听。
在李智芬看来,对辍学少年的家长提起诉讼,是在反复沟通无效的情况下,一种无奈之举。李智芬告诉记者,开庭的普法意义要大于案件本身,对于落后地区观念的转变,也将起到促进作用。
承办此案的兰坪县人民法院法官董翔告诉记者,考虑到实际情况,同时为了加强普法宣传效果,法院将巡回办案点设在了村里。如果调解后,家长不履行,法院将以不执行生效文书,对涉事家长处以罚款。
“控辍保学”:家长和政府共同的义务
记者注意到,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今年3月份,《中国青年报》发布一份调查数据称,农村青少年的辍学率在快速反弹,在农业部2003年的调查中,农民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率平均为10.7%。到了2013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农村初中生的毛辍学率达到15.5%。这意味着,每6名农村初中生里,就有1人辍学。
与之相关的是,在今年召开的十九大第五场记者招待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将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列为教育领域三个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
华南理工大学政府绩效评价中心主任郑方辉认为,尽管法律有明文规定,但是对于违法规定的父母如何处罚,还没有相应的实施细则。因此,“官告民”更多是起到示范和威慑作用。
郑方辉认为,云南“官告民”案件,体现了地方政府的责任心。“控辍保学”不仅是家长的义务,同时,政府也有保障学生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的义务。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学水平,让“读书无用论”再无市场。
来源丨综合中央电视台、《新京报》报道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