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中国诗词打动外国人“诗心”,245名老外同台PK争当“诗仙”

来源: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


一名留学生在诵读中华经典。南国早报记者 蒋晓梅摄

  南国早报南宁讯 (记者蒋晓梅)12月18日,来自20多个国家的200多名外国留学生,参加了广西第十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外国留学生专场。该诵读大赛由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自治区教育厅主办。12月16日、17日为国内选手比赛时间,12月18日为外国留学生专场比赛时间。

  去年,我区经典诵读大赛增设了外国留学生组别,但报名的外国留学生人数不多,只有7个节目。今年,为鼓励广大外国留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大赛增设了外国留学生专场,外国选手的参赛作品达103个,参赛选手245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12月18日比赛当天,留学生们通过自己的理解,诵读了李白的《将进酒》、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等中国经典文学作品。记者在活动现场了解到,这些外国留学生来自波兰、日本、柬埔寨、越南等20多个国家,有的选手学习中文的时间只有一两年,有的已经长达8年,大部分选手的汉语发音比较标准。学习汉语在本国更好找工作,是他们学习汉语的最初动力,而随着对汉语的深入了解,不少外国学生都爱上了中华经典。

  来自越南的陈春胜已学习了两年多的汉语。陈春胜表示,在越南有很多中国公司,掌握了中文更容易找工作。陈春胜是越南一高校建筑专业大三的学生,两年前为了学习汉语,他休学来到了南宁。当天,陈春胜诵读的是《关雎》,他以前就听说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后来才知道这句话出自《关雎》,就很喜欢这首诗。

  与大部分外国留学生在意自己发音是否标准不同,来自日本的中山圣子更注重的是自己诵读经典的情感是否到位。中山圣子到中国已经8年,目前在广西大学林学院读研一,她认为发音标准是最基本的,但是只有对经典理解透了,才能将经典诵读好。

  广西大学文学院院长李寅生是当天比赛的评委之一。李寅生表示,外国留学生诵读中华经典,普通话是否标准并不是唯一的评比标准,主要是看学生综合素质。12月18日晚上是外国留学生专场的决赛,还有文化常识的考察。考虑到大多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时间不久,文化常识以普及中国文化和历史知识为主,考查内容包括长城、熊猫、中国四大发明、太极、剪纸等。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