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百度CEO李彦宏乘坐无人驾驶汽车,在北京五环路上行驶的视频可以说是刷爆了朋友圈,但自动驾驶车辆能否在公开道路上行驶最后却成为了大家争论的焦点。
针对这样的问题,18日,北京市交通委就正式发布自动驾驶实际道路测试规范指导文件。新规一经爆出,整个汽车行业为之一颤。根据规定,在中国境内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可申请自动驾驶车辆临时上路行驶。测试主体应具备赔偿能力,应购买每车不低于五百万人民币的交通事故责任保险或提供不少于五百万元的自动驾驶道路测试事故赔偿保函。
01
在中国境内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可申请自动驾驶车辆临时上路行驶。自动驾驶车辆须具备自动、人工两种驾驶模式,可在两种模式间随时切换。自动驾驶车辆上路测试期间,车辆驾驶员位置必须配备经验丰富的测试驾驶员,遇到特殊或紧急情况,由测试驾驶员接管测试车辆进行驾驶操作。
02
上路后,测试单位必须购买每车不低于五百万人民币的交通事故责任保险或提供不少于五百万元的自动驾驶道路测试事故赔偿保函,如果测试车辆在测试期间发生事故,按照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03
测试车辆应安装数据记录装置,在测试车辆发生碰撞或失控等状况时,能够记录至少事件发生前六十秒至停车时间段内的相关数据。
04
而一旦测试车辆造车交通事故,那么责任主体就是与测试主体签定劳动合同的测试驾驶员。《指导意见》中对测试员的要求是:应配备有三年驾龄以上、且无毒驾、酒驾经历。
05
此外,规定还指出,将由北京市交通委、市公安交管局、市经济信息化委三大部门设立由交通、通信、汽车、电子、计算机、法律等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自动驾驶测试专家委员会,负责对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工作进行技术评估。
06
自动驾驶测试主体是指因进行自动驾驶相关科研、定型试验,需要临时上路行驶,递交申请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的在中国境内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
07
测试车辆应安装提醒装置,测试驾驶员可通过提醒装置了解自动驾驶系统运行状况,并在自动驾驶失效时立即接管车辆。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