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双胞胎连体男婴在南宁成功“分离”,今后不会再“互相打脸”

来源: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


左图为手术前的连体男婴,右图为医护人员抱着成功分离的男婴。 广西医科大一附院供图


  11月8日,平南县一名产妇产下一对腹部相连的双胞胎男婴,这一情况的发生率仅有二十万分之一。近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他们成功实施了分离手术,他们也成为广西成功分离的第二对连体婴儿。

  连体婴日常“互相打脸”

  “只知道是双胞胎,我们都很高兴,没想到是连在一起的。”孩子的父亲何先生说,妻子怀孕期间一直没查出异样。11月8日分娩,医生告诉他,两个孩子是连体婴,“当时懵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得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曾经成功分离过一对连体婴,何先生一家在孩子分娩当晚就给医院打了电话,希望得到帮助。

  接到这个不寻常的求助电话后,医科大一附院第二天即派出一个专家组赶赴平南进行会诊,确定具备转运条件后,把连体婴接回了医院。

  该院小儿外科副主任、手术主刀医生董淳强介绍,经过全面的检查,两个男婴是对称连体儿,面对面腹部相连,隔着相连的腹壁,里面的肝脏也连在一起。

  经过小儿外科、肝胆外科、麻醉科、新生儿科、烧伤整形科、放射科、胃肠腺体外科、护理部等多部门组成的全院大会诊,判定这对肝脏相连的连体婴可以分离。

  一般来说,刚刚出生的婴儿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性差,而且这对连体婴的脐部有感染,不能立即开展手术,满月以后才考虑分离。于是,这对连体兄弟先在新生儿科进行抗感染等治疗。

  医务人员必须不分昼夜每小时为他们擦身,每天对脐部感染进行3~4次的换药治疗。据介绍,两个宝宝虽然连体,但生长发育情况很好,食量也挺大。两人的小手时常乱动,一动就打在对方脸上,因此最常见的场景就是“互相打脸”。

  手术难点是“物归其主”

  董淳强告诉记者,手术必须确保两个孩子都活下来,最难的地方在于如何“物归其主”。

  这一对连体婴两人各有一个完整的肝脏,只是中间融合在一起了。必须精准地判定相连肝脏各自的归属,并从中间精准地切分,保证血管的完整,不能切偏了,否则其中一个,甚至两个孩子都会死亡。

  据介绍,分离手术后,两个婴儿同时存活的概率只有33%。1997年至2014年,国内外的文献报道仅有34例连体婴儿分离成功。

  12月19日上午,手术正式开始。两套复杂的麻醉设备被提前搬到了手术间,因为要在同一间手术室里对兄弟俩同时进行麻醉,两个婴儿对向而卧,处于侧身状态,给插管等操作带来了极大难度,而且连体婴儿血液循环相连,无论先麻醉哪一个,都会对另一个带来影响。

  经过周密的安排,麻醉成功。一个手术团队首先进行腹壁分离、肝脏分离等环节,然后由两组医生分别对两个孩子进行修复和最后的缝合。

  历时4个多小时,在十多名专家的协作下,手术顺利完成。这对相连了41天的孪生兄弟终于“独立”了。除了肝脏相连,两人的身体其他器官都与常人无异,因此今后的健康状况和预期寿命都与正常人一样。

  连体婴与遗传、环境相关

  据介绍,两个孩子恢复很快,目前已经达到出院条件。孩子的父亲何先生告诉记者,考虑到妻子产后虚弱,孩子是连体婴的事情一直没敢告诉她,只说带孩子来南宁将检查。直到确定能够通过手术分离,他才小心翼翼地跟妻子说出真相。现在两个孩子都保住了,皆大欢喜,他打算这两天就出院回家,让母子团聚。

  该院副院长何松青介绍,怀上连体婴的概率为5万~10万分之一,怀上连体婴并活着生下来的概率就更低了,仅为二十万分之一,属于非常罕见的现象。实施连体婴儿分离手术涉及的学科众多,对医院各专业的技术水平和组织、配合能力都是很大的挑战。

  医学界认为,连体婴的出现,是由于受精卵分裂不完全造成的。最多见的是胸部和腹部相连,其次是臀部、坐骨部相连。目前认为连体婴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

  这次的手术是继2013年广西首例连体婴成功分离之后(本报曾进行过系列报道),该院第二次成功分离连体婴,且两个患儿都成功成活,进一步提高了广西疑难病、罕见病方面的治疗水平。

  [ 新闻回顾 ]

  2013年6月,桂平市的尹先生夫妇迎来了自己的双胞胎女儿,可是两个女婴却是罕见的连体婴,肝脏相连。

  本报率先报道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派出专家组将连体女婴接到医院,实施分离手术。8月8日,经过近6小时的手术,两个女婴被成功分离,成为广西首例成功分离的连体婴儿。


来源|南国早报记者 张若凡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