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自家二维码变成别人的!南宁商家货款莫名进了他人腰包

来源: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
  现在,微信、支付宝扫码支付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及,不少菜市场的摊主也喜欢上了这种支付方式,客人买完菜,手机一扫就能马上付钱,省去了收钱、找钱的麻烦。可是28日上午,在南宁澳华农贸市场内,摊主们眼看着顾客付款成功了,钱却没能进入自己的账户,这是怎么回事呢?

  当天上午,一位熟客在结账时跟摊主林女士说,你的微信二维码收款账户怎么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的名字呢?夫妻俩赶紧查看手机,发现前面四单交易都没有款项进账,其中最大一单为92元。原来,他们的收款二维码已经被人恶意覆盖了。

  南宁澳华农贸市场摊主 林女士

  我老公刚好切猪肉,就看到这个东西怎么翘起来了,又不是我们家的名字。它一点点双面胶黏在这里,他又放那个(假冒)二维码在这里啦。


  旁边的摊主梁女士也是完成三单交易之后,才发现自家的收款二维码被人掉包了。大家粗略统计发现,一天之内市场内就有5个摊位中招,涉及款项超400元,所有的资金都进了一个名叫“马小花”的微信账户里。

  南宁澳华农贸市场摊主  梁女士

  我就拿(手机)出来,因为那个不是熟客嘛。 不对啊,没有见到(转账啊),就发现了嘛,一个29(元),一个23(元),一个80(元)。


  记者了解到,对方下手的目标,都是单笔交易金额较大的摊位,而且摊主晚上收摊时都没有取下收款二维码妥善保管,这才让对方有机可趁。

  南宁澳华农贸市场摊主  林女士

  都没有人收回去的啊。就是早上来检查。

  南宁澳华农贸市场摊主  韦先生

  我这个是贴在(玻璃)里面的,它就贴一张(山寨二维码)在(外面)这里。


  因为市场监控设备较少,没有拍到不法分子的作案过程,但是大家推测,对方应该是在28日凌晨前后动手的。目前,警方已经介入调查。记者走访了解到,很多商家都碰到过二维码支付陷阱,最常见的是不法分子伪造支付页面或截图,趁商家忙碌或视线受阻时浑水摸鱼。不过,目前移动支付平台大多可以开通到账语音提醒业务,大家最好及时确认交易明细。

  商家  苏先生

  (现在)有蓝牙喇叭,有(到账语音)声音说出来了, 基本上每一笔都到账的。

  当心!二维码千万别乱扫

  那么,二维码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它里面又蕴含了一些什么信息?我们应该如何去避免不法分子利用的二维码来行骗呢?

  二维码,是一项将数据符号信息记录在某种特定集合如兴中的条码技术,通过图像输入设备或者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二维码进入大众视野是近几年的事情,主要得益于近几年互联网和智能移动手机的发展。

  360手机安全专家 葛健

  二维码这种(形式),就是可以把自己的信息进行转化,然后按照二维码的这种(信息)格式,然后去转换一下,就可以生成这种二维码了?。因为二维码可以看出它是一个整体,它没有什么中心区域或者边部区域么这些东西,当然它的中心的区域,其实没有那个头像或logo的话,也没有问题,只不过就是说它那个识别的时候肯定就是识别的它是一个整体,才能把它的信息给扫描出来,所以他(不法分子)相当于把商家的自己的二维码覆盖上了,然后你扫描的话你只扫描了他,就是不法分子那二维码了。

  那么,如何如防范不不法分子利用二维码来行骗呢?在发现了自己的钱转入了骗子的账户后,消费者又应该怎么办呢?


  蚂蚁金融服务集团公关部 黄佳

  对于用户来说呢,在扫码支付之前,应该先确认这个二维码是否是正规的,以及是否被覆盖,扫码进入付款页面后,要先核对付款方信息,再付款,对于商家来说呢,建议开通收钱码的语音播报,确认每笔收款都有提醒入账,如果买家支付后没听见提醒,建议立即查看是的否到账,如果发现账户因为扫码被盗,或者收钱码被掉包也不用担心,建议及时联系支付宝的客服热线95188,核实详情后,支付宝会通过保险公司,对资金损失进行理赔。

  同时,市民也可以在自己手机里安装专业的安全软件,以阻挡因为扫码而自动跳转的恶意链接。

  360手机安全专家 葛健

  手机卫士里还有那个安全扫码那个功能,你一扫它就能把里面那个链接它就识别出来,如果它是一个钓鱼网址的话,它就会在扫描之后,告诉你这是一个恶意链接,停止访问。

  二维码支付被骗造成损失谁负责?

  如果因为扫码支付被骗,而造成的消费者或者商家的损失,责任应该由谁来付呢?记者就此咨询了律师。

  律师 胡克勋

  如果消费者到商家进行消费,然后用商家提供的二维码支付,如果这个二维码是虚假的,不管是商家提供的,还是属于犯罪分子利用商家的疏忽,调换了二维码,那么给消费者造成损失,都应该由商家来承担法律责任,也就是说承担民事赔偿责任,那么如果说是消费者把商品拿走了,把钱也支付了,但钱没有到商家的这个账户上,但由于是商家你自己向消费者提供这个二维码,那么你由于自己的不小心,由于自己的过错,被犯罪分子调换了,这个过错的责任的话,应当由这个商家的话自己来承担,当然商家发现这个情况以后应当及时的报警,通过公安部门立案,如果是查找到了犯罪分子,就应该由犯罪分子来承担赔偿责任,如果犯罪分子假冒消费者的名义,在商家处购买商品的时候,在扫描的时候以虚假的照片形式,向商家出示证明他已经支付了,其实是虚假的,他没有支付,没有进行扫描,那么这种情况,他是一种诈骗的行为,来欺诈商家,这种的话他应该承担法律责任,应当由他承担向商家进行赔偿的责任,这是一,二个,如果金额较大的话,达到了刑法所规定的标准的话,他还要承担刑事责任。

  在此,民警特别提醒,在进行扫码收付款的时候,消费者一定与商家确认名字,商家应及时确认自己的账户是否真实收到了付款,如果出现不明链接,切勿点击进入。也希望不管是作为消费者,还是商家,都“诚信”交易,别让给生活带来便捷的“二维码”,变成了骗子行骗的途径。



来源|广西电视台《海岸线》记者 袁木 邵武军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