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南宁2018年要做的10件大事,件件与你有关!

来源: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
2017年1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已全部完成,今年,南宁市又将开展哪些民生实事?快和早报君一起,看看2018年南宁会给市民带来哪些新惊喜吧~~


1月13日,在南宁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南宁市市长周红波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的为民办实事项目已经拟定,共35个子项目。


老旧健身器材需清除隐患


为满足和方便市民健身的需求,近十年来,南宁市每年都在社区、公园、街头等新增一批户外全民健身路径器材。


如今,有的健身器材“缺胳膊少腿”,已经达到使用年限,如不及时更换,既影响市民使用,也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网络配图


按照计划,南宁市今年将新增或更换120套户外全民健身路径器材。


广场舞音乐分贝将实时监测


广场舞大妈们在锻炼时,往往音乐噪声超标扰民了,自己却不知道或不以为然。


按照计划,南宁市今年将在广场等重点区域,建设12个可实时显示现场噪声监测数据的发布点。


据了解,除可实时监测广场舞噪声、提示噪声超标外,发布点的显示屏还能实时播报南宁市空气质量、空气质量污染指数以及锻炼提醒等信息。


▲在南宁市民歌湖,已经设置有噪声监测发布设备。


人脸识别让天眼更加智慧


在武汉,人脸识别系统上线后,在帮助警方快速锁定犯罪嫌疑人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按照计划,南宁市今年将首次在市区重点区域、重点路段安装500个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视频监控探头,与天网系统互联,进一步改善交通和治安环境。


▲网络配图


此外,拟将银行、商场、集贸市场等由社会自行出资自建、涉及公共安全的约两万个摄像探头视频资源接入全市公共安全视频联网平台,实现视频监控系统“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



2018年南宁市10项为民办实事工程

(共35个子项)



1
教育惠民工程

(1)中小学幼儿园建设项目:

 建成10所公办中小学校、12所幼儿园。


(2)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项目:

 为中小学校配备60间自动化录播室。


2
食安惠民工程

(1)食品安全流动快速检测平台项目:

为基层食药监部门配备共17辆移动式流动电瓶快检车(包括车载实验室),深入农贸市场、超市对食品、食用农产品等质量安全指标和非法添加物等进行快速检测。


(2)餐饮服务单位食材检验示范室项目:

在市区10家经常承接大型宴席的餐饮服务单位建立食材检验示范室,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3)食品安全配备抽检项目:

将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覆盖到从种植源头到农贸市场、超市、食堂等餐饮消费各环节,在市区开展配套食品安全抽检1.7万份以上。


3
健康惠民工程

(1)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新建1家(青秀区枫林社区)、改扩建17家(兴宁区金禾湾、长堽,江南区福建园,青秀区通福、桂雅、茅桥、南湖,西乡塘区衡阳秀灵南、新阳中兴、上尧、相思湖,邕宁区银龙,良庆区金象、玉龙,武鸣区标营,经开区北部湾科技园区、明阳工业园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6家(兴宁区金禾湾,江南区江南,青秀区茅桥、通福,邕宁区银龙,良庆区玉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善医疗设备。


(2)智慧健康信息工程项目(二期):

全面推进区域影像及心电诊断中心应用平台建设,实现全市范围乡镇卫生院、县级二级以上公产医院影像诊断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建立市级病理远程诊断平台,以市县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为试点,为病人提供远程病理诊断服务;


建立市级远程胎监诊断会诊系统,以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为试点,为孕妇提供实时远程胎心监测、诊断及指导服务。


(3)完善基层医疗急救体系项目:

建设20家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急救点,配置抢救监护型救护车、车载急救设备和院内抢救治疗设备,升级改造急救场所,培训急救骨干人员,配置急救技术培训器械,建立长效管理制度。


(4)特殊患者救助项目:

艾滋病救助项目:为首次入组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减免首次上药辅助检查和首次复查肝功能检查费用;


精神障碍患者救助项目:为卫生部门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非住院免费药物治疗约2800例,患者规律服药12个月后病情稳定率达85%以上;


贫困肺结核患者救助项目:为生活困难的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免费治疗1000例,完成疗程后(6~8个月)治愈率达85%以上;


城乡低收入家庭危重孕产妇救助项目:对南宁市户籍城乡低收入家庭危重孕产妇救治给予补助。


(5)服务群众健身项目:

为各县区、开发区公园、街道、社区、街头绿地、行政村共新增或更换120套户外全民健身路径器材。


4
文化惠民工程

(1)送戏下基层、进校园项目:

送戏下基层:组织专业艺术院团深入乡镇、社区、企业开展300场巡演;


戏剧进校园:组织市属艺术院团到校园演出儿童剧、卡通剧共129场,到10所高校演出传统戏曲、精品剧目20场。


(2)扶持乡村社区业余文艺队项目:

重点扶持200支乡村社区业余文艺队,在年内完成一场扶持成果展演,并推荐一个以上业余文艺队的优秀节目参加民歌湖大舞台展演。


(3)公益电影放映项目:

社区放映项目:面向城市街道社区、乡镇社区放映电影4644场(含农民工专场100场);


农村放映项目:为全市1394个行政村放映电影16728场。


(4)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建设项目:

建设两个以上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5
就业惠民工程

扶持创业促进就业项目:

建设1500个以上具备网络、共享会议室等配套办公条件的创业工位,打造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创客生态圈”。


6
敬老惠民工程

(1)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新建武鸣区府城镇养老服务中心,改扩建青秀区金葫社区城市养老服务中心。


(2)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项目:

新建、维修改造、扩建12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3)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建成启用南宁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高龄老人和生活困难老人配备专业服务队伍,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文化娱乐、心理慰藉等上门服务。


7
强基惠民工程

(1)老旧居住小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整治改造100个以上老旧居住小区(对房屋外墙、楼道墙面、道路进行整修;改造绿化地和室外排水管道;维修、增设路灯、监控探头、垃圾环卫等设备)。


(2)废弃农资包装物回收集中处置项目:

在青秀区和横县试点建立废弃农资包装物回收集中处置体系,由县区供销社农资经营企业及各农资连锁店、乡镇基层供销社具体负责回收,由县区政府委托具备专业处置资质的企业进行无害化集中处置,实现各类废弃农资包装物回收率80%以上,无害化处置率100%,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3)公益性农产品流通追溯系统建设项目:

在南宁农产品交易中心配套建设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流通追溯系统,实现食品安全、市场供应情况等及时追溯。


(4)区域规模化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

实施区域规模化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打通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全市实施灌区面积不少于30000亩。


(5)居民身份证自助办理项目(二期):

安装40套以上居民身份证自助申领和发放设备,提供居民身份证照片自助拍摄、自助申领受理、自助领取发放等便民服务。


(6)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完善项目:

在全市1769个村(社区)设立法律服务工作岗或席位,配备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为农村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纠纷调处等法律服务。


8
市政惠民工程

新建12座人行过街天桥。


新建12座(兴宁区2座、江南区1座、青秀区1座、邕宁区2座、良庆区2座、武鸣区3座、经开区1座)、改建9座(西乡塘区6座、邕宁区3座)公共厕所。


在广场等重点区域建设12个环境质量监测及信息发布点,实时显示现场噪声等环境质量监测数据;改造升级7个噪声功能区监测站。


9
畅通惠民工程

打通市区“断头路”或拓宽“瓶颈路”5条以上。


实施非贫困村通屯道路硬化建设300公里。


改造15个公交停靠站点;在市区主要道路新建150座智能公交电子站牌。


新购100辆新能源公共汽车;建设60个公共汽车充电桩及配套设施。


10
平安惠民工程

(1)万人应急救护培训项目:

市本级开展应急救护师资和专业应急救护员培训2000人以上;各县区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共385场,培训19000人以上。


(2)公共安全联网项目:

将银行、商场、集贸市场等由社会自行出资自建、涉及公共安全的约2万个摄像探头视频资源接入全市公共安全视频联网平台,实现视频监控系统“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


(3)安全防范视频监控项目:

在市区重点区域、重点路段安装500个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视频监控探头,与“天网”系统互联,进一步改善交通和治安环境。


(4)微型消防站建设项目:

在乡镇建设共15个微型消防站。


为民办实事项目待南宁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后,由牵头单位拟定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实施。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郭燕群、佘鸿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