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记者从南宁市政府获悉,南宁印发了《南宁市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7-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未来3年,将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62所,到2020年,南宁市基本建成以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重点在普惠性上下功夫。
据悉,南宁市已于2011-2013年、2014-2016年分别实施了第一期、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学前教育事业取得较大发展。到2016年,南宁市有幼儿园1633所,在园幼儿30.49万人,分别比2013年增加35%、25%。不过,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在园幼儿总数的比例)63%,普惠性资源供给仍无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
受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外来人口大量流入、城镇化进程加快等因素影响,2017-2020年南宁市将迎来新一轮入园高峰期,如何应对新形势?在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中,南宁市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即八成幼儿都能上普惠性幼儿园,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普遍建立。2017-2020年,南宁市将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49所,其中2018年将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13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70%。
根据《行动计划》,南宁在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中将加快贫困村、城乡结合部、城镇新增的居民区、二孩政策新增人口集中地区等重点区域幼儿园建设。坚持公益普惠,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利用财政性资金建设和国有资产举办的幼儿园应当全部用于扩大公办资源,已改变性质的,要及时收回并整改到位。公办小学附设幼儿园应尽可能设置为独立建制的公办幼儿园,不得转制为民办幼儿园。到2020年实现公办中心幼儿园乡乡全覆盖、贫困村公办幼儿园村村全覆盖。
此外,《行动计划》还提出,严格落实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政策;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应重点向农村、边远、薄弱、贫困、民族地区和城镇学前教育资源稀缺的片区倾斜;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幼儿免除保育费和教育费政策;鼓励各县区、开发区探索联合聘用、购买服务等有效方式提高幼儿园男性教师比例。到2020年,基本实现幼儿教师持证上岗。
来源|南国早报 记者蒋晓梅 实习生张莞彦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