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欲电话提醒受害人不要掉入骗子圈套,不料接电话的却是骗子本人;按网上查到的共享单车“客服电话”去办理退押金,微信钱包里的数千元钱却被全部转走……岁末年初,随着公安机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深入,诈骗分子也不断升级诈骗手段,不少群众纷纷中招。南宁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刑警通过汇总近期南宁市发生的多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一一破解骗子的诈骗手法,提醒广大群众勿中招。
升级骗术一:
以呼叫转移对警方反拦截
2018年1月5日,南宁反虚假信息诈骗中心民警通过刑侦支队合成作战研判中心推送的信息,获知家住兴宁区的黄女士(化名)正在被骗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实施诈骗。中心立即获取了黄女士的相关信息,并火速给黄女士发送劝阻短信,同时拨通她的手机,直接进行电话劝阻。
不过,接电话的却是操外地口音的男子,对方表现淡定,自称是黄女士的丈夫,对民警的提问也对答如流。民警感到异常,立即对黄女士的手机展开进一步调查,结果发现其手机已经被人设置了呼叫转移。也就是说,接听民警电话的男子正是诈骗嫌疑人之一。随后,民警立即通过查找黄女士家属的电话,与黄女士本人取得了联系,及时劝阻了黄女士,避免了财产损失。
警方提示:
目前,冒充公检法类诈骗已经出现了“变种”,即骗子在行骗过程中诱导受害人设置呼叫转移,以此对警方的劝阻实施反拦截。警方提醒广大市民,为防上当,不要轻易对手机设置呼叫转移,切忌随意下载不明软件。
升级骗术二:
传统中奖诈骗植入网游
2017年12月5日晚上7时许,南宁女大学生何某(化名)在玩网游时,突然发现界面跳出一条中奖信息,何某遂加了该QQ号,并点击对方发的链接,填写了个人信息。对方要求何某先交3990元中奖税,并以此为由加了何某的微信。何某在转账4000元后,对方说转账数目不对,让何某重新转账。当何某再次通过微信转账给对方3990元后,对方又要求其交中奖保证金,何某这才意识到上当受骗了。
警方提示:
需要交钱的领奖基本都是骗局。警方提醒广大市民,传统中奖诈骗已经将触角伸向网络游戏,在玩网络游戏时,不要轻易点击网络游戏中的中奖信息。此外,如需购买装备和虚拟货币,应通过官方途径。
升级骗术三:
假汇款截图骗受害人真汇款
2017年12月31日,南宁大学生赵某(化名)在宿舍用手机上网时收到学姐的QQ信息,学姐向其发了张银行汇款截图,表示已向赵某汇款2020元,并让其帮忙转2500元到另一朋友的微信号及支付宝账号上。当赵某按对方要求汇款过去后,才发现“学姐”汇来的2020元并没到账,对方发来的不过是一张假截图。
警方提示:
骗子以假的汇款转账截图为诱饵,打着帮转账的名义降低受害人警惕。警方提醒,无论是微信、支付宝还是网银转账,切勿轻信截图,凡是转账一定要再三核实。
升级骗术四:
共享单车“客服号”诱骗微信付款码
2017年5月8日,南宁市民邓某(化名)用手机操作退共享单车的押金,并很快收到一条号称会在三个工作日内退钱的短信。5月12日,邓某通过网络查询该共享单车退押金的客服号码,并根据对方提示到自助银行机上操作,结果却被骗走2500元。
2017年7月18日,市民李某(化名)在网上搜“共享单车怎么退款”,并拨打上面的客服电话,对方自称是共享单车客服,并让李某打开微信里的收付款,报编码给对方后就能退款,可当李某提供编码后,却被对方转走2997元人民币。
警方提示:
诈骗分子通过在网上发布虚假的共享单车“客服电话”,一步步诱导受害者提供自己的微信付款码,从而盗取受害者微信钱包里的零钱和所绑定的银行卡里的钱。警方提醒市民,“变种”后的骗术盯上的是受害人微信钱包里的付款码,群众如要办理共享单车退押金业务,务必通过官方途径操作,切勿盲目上网搜索,切忌随意提供付款码等个人重要信息,以免损失钱财。
来源|南国早报 记者彭宁莉 通讯员王丹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