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动自行车销售商宣称:某款车充一次电可跑600里。
1月16日,工信部、公安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四部委对外公示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对电动车的速度、重量、防火安全等指标进行了修改并强制执行。
2月16日公示期过后,新国标将对电动自行车的销售者、使用者和管理者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连日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新国标限速限重保骑行安全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对车宽、车速、含电池在内整车重量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并且明确全文强制执行,比现行标准只有部分条文要求强制执行更严。”柳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非机动车管理科科长朱秋华认为,新国标着重增强了产品的安全性能,明确了电动自行车主要用于“短途代步”的功能,有利于规范目前的电动自行车乱象。
据了解,1999年颁布实施的现行国标《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只对最高车速、制动性能、车架/前叉组合件强度3个技术指标强制,整车重量等其他31个指标只要符合24项就算合格,给电动自行车违法改装留下了漏洞。
新国标明确由原来的部分条款强制改为全文强制,增加了防篡改、防火性能、阻燃性能、充电器保护等技术指标,调整完善了车速限值、整车质量、脚踏骑行功能等技术指标。其中,最高车速由20km/h调整为25km/h,最重整车质量(含电池)由40kg调整为55kg,最高电机功率由240W调整为400W。整车最高不超过1.1米,车体最宽(除车把、脚蹬部分外)不超过0.45米,前、后轮中心距小于或等于1.250米。同时,在车身不可分割的醒目部位表面,要永久性地标上每辆电动自行车的惟一性整车编码。
朱秋华指出,新国标要求全文强制执行,这就从生产源头统一了标准,确保出厂就是符合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增加的防篡改要求,则堵住了车辆在销售和使用环节的非法改装漏洞。车辆上路后,也便于交警部门管理。
给消费者和商家设置过渡期
朱秋华指出,新国标出台后,国家不会再允许企业生产那种既不属机动车,也不属于非机动车的所谓“超标”电动自行车了。这种车也不会再被允许上牌和上路。
而记者从柳州市车管所了解到,柳州包括5县在内,目前上牌的电动自行车有119万辆,其中66万辆是超标电动车,上的是白底红字的临时牌。市区的超标电动车就高达56.9万辆,符合国家标准的目录车只有31.6万辆。
那么,新国标出台后,消费者已购买的存量超标电动自行车怎么处理呢?
据了解,新国标从发布到正式实施,拟设置半年到一年的过渡期,消费者已购买的不符合新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和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出妥善的解决方法。比如:通过自然报废、以旧换新、折价回购、发放报废补贴、纳入机动车管理等方式,在几年内逐步消纳。
朱秋华告诉记者,1月23日上午10时,柳州市交警支队车管所邀约全市11家电动车带牌销售登记服务站的负责人以及柳州市鱼峰区电动自行车商会负责人开会,向他们通报了正在公示的新国标,提醒他们把好源头,引导消费者正确购买、驾驶合法车辆安全出行。待新国标正式实施后,交警部门将会根据相关规定,严格开展对电动自行车的登记注册及管理。
朱秋华坦承,目前各种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仍然很普遍,特别是超标车,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更容易造成重大伤害。新国标出台后,待市场上的存量超标车消化报废完后,相信致死致伤的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将会减少。
使用者对新国标看法各异
新国标出台后,将对电动自行车的使用者,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他们又是怎么看的呢?
“如果最高时速不能超过25公里,那肯定会影响到我们快递小哥的投递效率。”一快递公司的老板龙女士介绍,他们的投递半径虽然只有四五公里,但因为要在城市街道和一些小巷子里来回穿梭,电动自行车是快递小哥最理想的交通工具。
龙介绍,快递小哥的电动自行车,最高时速可达50公里,他们每天要投递100多件快递,基本上充一次电够跑一天,总里程也有七八十公里。如果按照新国标规定,以后的车重不得超过55公斤,就不能再像现在这样装那么多个电瓶了,电动自行车的续航能力肯定会下降,也会影响他们的送件效率。
届时能不能改用摩托车送快递呢?龙表示,摩托车并不是最理想的选择,因为柳州在限摩,而且摩托车烧油,很少有快递员愿意用。
市民潘女士表示,她上下班都是骑电动自行车,因为不怕被堵,而且速度也不慢。如果把车速限定在25公里以下,肯定影响出行效率,路上将要花更多时间。
不过,也有不少市民对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将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的积极影响表示期待。“很多电动自行车在路上横冲直撞,特别是那些超速、超重、超宽、超长电动自行车,就像摩托车一样,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更容易造成严重后果。”市民张先生说,车速慢点,就早点出门,多预点时间在路上。如果要在速度和安全上二选一,他会选安全。
个别商家称“超标也可帮上牌”
据统计,去年柳州市电动自行车注册登记业务(含柳江区、五县)高达14.1万余笔,其中仅市区的注册登记量就有9万余辆,可以说市场供需两旺。那么,现在市场上销售的电动自行车,是否都达到即将出台的新国标的要求呢?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鱼峰区电动自行车商会会长徐振统表示,他们作为销售环节的商家,国家允许厂家生产和销售什么样的电动自行车,他们就卖什么样的。至于新国标出台后,届时新生产出来的电动自行车市场接受和认可程度,现在也没法完全预测,他们也在观望。目前他们销售的电动自行车,仍是按照现行国标生产出来的,相关部门也已跟他们说过,对新国标国家会给过渡期。
不过,记者调查发现,一些电动自行车销售商销售的电动自行车,不管是对照现行标准还是即将出台的新国标,都是超标的,但他们表示可以帮用户上牌。
在鱼峰区一家电动自行车品牌销售店,店里到处竖有“本区域车辆符合广西上牌要求,均配备有脚踩板链条”的牌子。记者看到,店里摆的很多电动车,如果按照新国标来看,显然已超宽、超长、超高了。这些车预留有安装脚踏板的轮轴,但安装位置却是位于座包下面靠后的地方,如果想通过脚踩的方式让车前进,必须把脚往后钩,很难蹬。
“这个脚踏板和链条其实只是用来上牌用的,拍张照片发给车管所帮顾客上好牌我们就会把它拆掉,根本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一名店员说,因为广西的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对车辆上牌有这个要求,因此厂家特别增加了这两样东西。不但如此,即使是各项指数超标的电动车,他们也有办法帮顾客在店里上牌。比如车辆超重,秤重时他们可以只给电动车安装一块电瓶。
记者接连走访了多个电动自行车销售店,发现很多电动自行车的最高设计车速都在四五十公里以上,最快的甚至号称每小时可开到90公里,时速符合现行强执标准20公里以下的车占比不多。可是销售人员无一例外均表示可以帮上牌,而且是绿牌。
相关链接
柳州去年涉电驴致死交通事故逾百起
柳州市交警支队交通犯罪侦查大队副大队长韦卫介绍,这些年来,电动车的交通事故大幅度增加。柳州去年涉及电动车的致死交通事故就有140多起。
去年9月11日晚6时28分,覃某驾驶一辆电动车,在西江路由东往西行驶至静兰桥西端公交站牌路段时,适遇行人夏某和陈某在此路段由北往南横过道路,电动车与两人相撞,造成车辆损坏两名行人受伤的道路交通事故。夏某因重型颅脑损伤被送医院抢救,次日不幸死亡。
“新国标出台后,如果生产企业能严格把电动自行车的时速控制在25公里以下,相信可以减少不少致伤致死涉及电动自行车的交通事故。”韦卫表示,因为低于25公里/小时的车速比较容易控制。
来源|南国今报 记者石红星 文/图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