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南宁市江南区和西乡塘区同时开展为期一年的“第三方机构开展救急难主动发现工作项目”。南宁市乐益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将在这两个城区主动发现需要社会救助的100名服务对象,早发现、早救助、早干预,及时落实社会救助政策。
南宁市乐益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副主任黄婷婷告诉记者,遭遇突发事件或自然灾害,会使一个家庭面临巨大压力,甚至顿时陷入困境。这个时候,这类人群可以向政府申请“救急难”救助资金,解决突发情况,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遗憾的是,很多市民对这一政策并不了解,黄婷婷说:“我们要做的就是去发现这些急需救助的人群,主动告诉他们,帮助他们。”
启动会上,西乡塘区民政局局长乐晓薇表示,救急难主动发现工作是南宁市社会救助工作的又一创新之举。西乡塘区是南宁市第一批推行“四社联动”(即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区志愿者)主动发现机制的试点。
据了解,第三方机构开展救急难主动发现工作项目,通过引入社工机构和社会工作者,采用多元化、专业化的发现手段去主动、及时发现符合救助条件的对象,帮助其获得转介或资源链接,这对打通社会救助“最后一公里”,实现社会救助无盲区具有积极的作用。
乐晓薇说,从2015年开始,该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低保核查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基层低保经办服务不足、核查精准度不高等问题。2016年,这一创新做法被评为全国社会救助领域5个最佳新实践成果之一。
[链接]
“救急难”救助主要包括四方面:
已纳入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等其他专项社会救助范围,但由于特殊原因(如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子女就学等),仍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较大困难的家庭;
因遭遇自然灾害、火灾、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意外伤害,在扣除各种赔偿、保险救助等资金后,个人负担仍然较重,导致家庭基本生活难以维持的家庭;
因患各种大病、重病,在扣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和其他社会帮困救助资金后,因个人负担的医疗费数额较大(包括个别未缴纳各类保险而患重大疾病的家庭),直接导致基本生活难以维持的家庭;
因其他特殊原因造成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城乡家庭,经其他救助措施帮扶后,基本生活仍然难以维持的。
来源|南国早报 记者张文卉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