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贸市场,市民选择用塑料袋装菜的情况非常普遍。
2008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这份被俗称为“限塑令”的文件,至今已经执行了10年。据相关部门介绍,“限塑令”实施前7年,塑料袋的使用减少了2/3以上,累计少用140万吨左右,收到了一定的限制效果。但近年来,随着电商、快递、外卖等新业态的发展,塑料餐盒、塑料包装等产品的消耗量快速上升,造成新的环境压力。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官网设立“我为塑料垃圾污染防治建言献策”专栏,再度引起社会关注。1月27日,由广西人大网和南国早报联合开设的“大会之声”栏目聚焦塑料垃圾减量话题,部分自治区人大代表就此展开热议。
农贸市场仍普遍使用免费塑料袋
一把青菜、250克猪肉、一小撮葱、350克荷兰豆……1月27日,吴女士在南宁长堽路附近的鸳鸯楼农贸市场买菜,每买好一样食材,她的手中就多一个塑料袋。最后,她提着5个颜色不一的塑料袋回家。“小的塑料袋回家后直接扔掉,大的二次使用装生活垃圾。”在吴女士印象中,刚刚实施“限塑令”时,有一段短暂的时间,大家用起塑料袋来还比较谨慎,但没多久就回到老样子了。吴女士说,摊主免费提供塑料袋很方便,特别是买鱼、水豆腐这类产品,不用塑料袋没法装,因此自己也不会拒绝使用。
尽管农贸市场里的摊主都知道“限塑令”,却也不介意免费提供塑料袋。在官塘农贸市场,卖大米的黄女士说,同行都免费提供塑料袋,若自己不免费,必然会损失很多顾客。另一名卖牛肉的摊主则认为,通常一单生意都几十元,没必要为了几角钱的塑料袋再单独收费,“即便收费,也是一样要用的,没有区别”。
年轻人是购买塑料袋的“主力”
在超市,塑料袋的使用是需要付费的。那么,消费者买起塑料袋来,是否也那么随心所欲呢?1月26日下午,在广西大学附近一家大型超市里,南国早报记者对其中一条购物通道中消费者购买使用塑料袋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在1小时内付款的顾客中,31位未购买塑料袋,15位购买了塑料袋。其中,中老年人几乎都自备环保袋,而年轻人则按需购买。该超市25日的销售记录显示,当日成交1900笔,共售出486个塑料袋。
自治区人大代表、广西南城百货有限责任公司亭江店店长冯维姜说,通常,年轻人是购买塑料袋的主力人群。中老年人大多精打细算,出门购物基本是有计划的,所以会带环保袋来。“限塑令”实施以来,超市塑料袋的使用量确实下降了,但最近几年来没有保持持续快速下降的趋势。他所在的公司,单个卖场一年售出价值20万元~30万元的塑料购物袋,也就是大约100万个。
新兴业态为“白色垃圾”加码
随着电商的发展,快递、外卖也加入了使用塑料制品的大军中。薛女士去年在网上购物达4万余元,其中不少包裹是用塑料袋包装的。“通常买衣服拆下来的塑料袋就有两个——一个装衣服的,一个是包快递盒的。每次拆包裹也觉得挺污染环境的,但似乎也没有别的办法。”薛女士说。
在外卖领域,塑料餐盒、包装的使用也成常态。农国远是某外卖平台加盟配送公司的主管,他说,近年来外卖单量持续增加,目前他的公司在埌东站点,平均每天送出约800单外卖,在大沙田站点更多,约1300单/天。通常,一份外卖至少要用两个塑料袋。农国远还说,在众多餐饮店里,约80%提供的都是塑料餐盒,极少数会用环保的纸质餐盒。目前在外卖和餐饮行业,尚未有回收餐盒的机制,最多只能由外卖员为顾客把塑料餐盒丢进分类垃圾桶里。
超市提供付费塑料袋是在牟利?
有网友怀疑,超市为顾客提供付费使用的塑料袋,是想以此牟利,对“限塑令”执行打折扣。对此,冯维姜表示,这是网友对商超企业运营管理不了解所产生的误解。实际上,超市最不希望消费者买塑料购物袋。他解释,塑料购物袋的进货成本和销售价实际上相差无几。多出来的那几分钱,也没有变成利润,而是大部分都被仓储、管理成本占用掉了。塑料购物袋的价值虽然不高,但进出库、清点、领用等环节都需要消耗不小的人力物力。“消费者都不买塑料购物袋,我们最省事。”冯维姜说。
不过,冯维姜也坦言,如果“一刀切”彻底禁止提供塑料购物袋,对商超行业来说也不见得是好事。因为不是每个消费者都随身带着环保袋,有时候临时到超市里买几样东西,又没有塑料购物袋的话,确实不方便,会影响购物体验。
减少塑料垃圾还需多方努力
冯维姜介绍,在减少塑料袋使用量上,超市能做的事也不少。比如改进商品的包装,将预包装商品的外包装设计成易于携带的样式。像整提销售的卷纸,本身就有提手。同时,“共享购物篮”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在区外一些省市的超市里,已经出现了交纳少量押金,就能把超市购物篮借走的服务,颇受消费者欢迎。此外,商超还可以通过店内海报、收银员提醒等方式,提示顾客尽量不用塑料袋。
自治区人大代表、广西谦行律师事务所主任罗旭,则从法律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限塑令”终归只是政府文件,没有把“限塑”上升到法律法规的层面。如果广西出台一部针对限制塑料袋使用、减少塑料垃圾产生的地方性法规,相信“限塑”工作能得到更强有力的推行,相关单位也会更重视。
自治区人大代表、广西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樊芸今年也关注环保方面的议题。樊芸认为,应当从国家顶层设计完善“限塑令”,制定相关配套法律法规,让“限塑令”发挥更大作用。相关部门还应通过媒体,宣传、鼓励大家在生活中践行环保、绿色的生活方式,让尽量少使用塑料袋慢慢成为一种习惯。
相关链接
国办“限塑令”主要内容
●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简称超薄塑料购物袋)。
●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商品零售场所必须对塑料购物袋明码标价,并在商品价外收取塑料购物袋价款,不得无偿提供或将塑料购物袋价款隐含在商品总价内合并收取。
●质检部门要建立塑料购物袋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监督机制。对违规继续生产超薄塑料购物袋的,或不按规定加贴(印)合格塑料购物袋产品标志的,以及存在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相应给予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生产的产品、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处罚。
●工商部门要加强对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监督检查,对违规继续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等行为,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予以查处。
他山之石
●肯尼亚已禁止使用、制造和进口所有用于商业和家庭用途的手提塑料袋和平底塑料袋,还对塑料袋征120%的消费税,将塑料袋价格提高660%。
●日本规定一年内容器、包装材料用量超过50吨的超市、便利店,要制定年度减量计划,汇报年度消减情况。
来源|南国早报 记者雷倩倩 罗暘 实习生 吴显烨/文 苏华/图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