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2018年1月份300城市土地市场交易报告。
▲图片来源网络
具体来看,1月份,全国土地市场供应量环比走低,同比增加近四成,仅一线城市供应量环比增加;成交方面,整体成交量环比转跌,出让金总额较上月缩水过半,三四线城市均价同比降幅居前。
不过,分各类型城市来看:
●一线城市土地市场供求两端同比均涨,供应环比止跌回升,同比涨幅居各线城市首位;
●二线城市供地节奏放缓,均价同比涨幅较去年同期收窄,成交量及收金同环比双降;
●三四线城市供应量环比走低,成交面积同环比缩水,出让金环比下滑六成。
25日,记者从国土资源部了解到,沈阳、南京、杭州等11个城市,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实施方案,获得国土部同意。
国土部要求,试点地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按照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要求,丰富住房用地供应渠道,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人民住有所居。
▲图片来源网络
不仅如此,国土部还要求试点城市:
“规范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的审批和监管程序,明确项目申报主体,完善项目审批程序,户型以90平方米以下中小户型为主,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确保有序可控。在此基础上,在试点过程中,推进集体租赁住房纳入政府主导的住房租赁服务平台管理,加强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监管。”
业内人士表示,国土部鼓励集体用地建设租赁房,有利于提高用地指标紧张的城市加快租赁房源供应的可能性。
“11个城市基本都属于二线城市,这些城市国有土地相对紧张,而部分区域存在的城中村等集体土地,如果部分进入租赁市场有利于房源供应,也有利于城中村改造。从长期来看,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更可以避免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减少非理性购房需求。”
来源:经济参考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