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二场记者会,八名新当选的自治区第十三届人大代表答记者问。
“我一个人富不算本事,要乡亲们一起富那才叫本事。”自治区人大代表、凌云县泗城镇陇照村党总支部书记万崇尚回答媒体提问时,一上来就是这句话。
万崇尚原来是一名打工仔,经过多年努力成了一名远近闻名的茶商老板。回村当选村党总支部书记后,在他的带领下,陇照村的产业致富路越走越宽。该村采取“党支部+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2017年带动370户贫困户共1480人脱贫。
今后的脱贫之路怎么走?面对提问,万崇尚道出一系列计划:今年村总党支部的目标是,努力让210户贫困户通过集团公司的茶园脱贫;让非贫困村带领贫困村,建立一个包括6个村的集体石材业示范基地,专门收购贫困户门前屋后的零乱石头;还打算成立一个中草药合作社,让贫困户到石材厂、合作社打工。
“不久的将来,农民种植水稻、甘蔗等农作物,不需要自己耕田耙地、喷洒农药,一个电话就能让就近的综合农事服务组织为他完成相关农事作业。”自治区人大代表罗金仁所在的企业专门从事农业链服务。他介绍说,通过专业植保技术,还可以实现科学用药,避免误用滥用农药,从根本上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针对媒体提到的部分农民种粮、种甘蔗等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罗金仁说,目前正在全区推广的智能农业机械代替家庭劳动的模式是一种科技创新,通过向农民提供低价的集成种植技术及服务,能大大降低我区农民种粮、种甘蔗的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通过引用植保无人机等智能农业机械,努力将农业生产变成‘80后’‘90后’愿意从事的体面、轻松、高收入的职业”。
当天,其他代表还就旅游发展、乡村建设、教育等相关问题回答了媒体提问。
来源 | 南国早报记者 郭燕群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