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作家阿丁曾当过10年麻醉师,还做过记者和编辑

来源: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
阿丁(左)携新书《厌作人间语》与从广西各地赶来的读者畅谈。

2 月 3 日,走进 70 后作家阿丁的读者见面会现场,眏入眼帘的是人们端着杯子各自歪在沙发或椅子上,涌入耳膜的是一众读者与他讨论手术时施行麻醉的经历。比起平时那些正儿八经的场面,此刻未免有些魔幻,但似乎又颇合主题。当天,阿丁携新书《厌作人间语》在南宁举行读者见面会,他的新作借用《聊斋志异》故事的内核,讲述奇幻、冷酷或温暖的人间故事。

阿丁,做过麻醉师、编辑、出版人,著有长篇小说《无尾狗》、《我要在你坟前跳舞唱歌》,短篇集《寻欢者不知所终》、《胎心异物及其他》,随笔集《职业撒谎者的供述》。

医生这个职业,堪称作家的摇篮,郭沫若、鲁迅、余华、冯唐、渡边淳一、柯南·道尔都曾学医。阿丁当过近 10 年麻醉师,是当时医院最年轻的副主任医师,前途无量,但他厌倦了这样的生活,辞职当了编辑、记者,最后开始写小说。

医生和媒体生涯,让他目睹过更多悲欢。“在医院碰到的逝者,美丽的女性、可爱的孩子和慈祥的老人总让人印象深刻,且激发出复杂的情感。”阿丁说,这些经历触动着自己,无论写生或死,最终谈的是人性,以及人类的终极问题。

这部被称为中国“新聊斋”的短篇小说集,书名出自清代王世祯的诗:“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小时候,姥姥常常给阿丁讲《聊斋志异》,这部让年幼的他又爱又怕的小说,成为他记忆中的一座宝矿。写《厌作人间语》时,他用《聊斋志异》的故事为底本,重新创作了一系列短篇小说——《六指》脱胎于《聊斋·阿宝》,写一段颇费心计的爱情;《厌作人间语》脱胎于《某公》,写一对老少的回忆;《酒鬼》脱胎于《王六郎》,有阿丁自己的心情投射……

写作不容易,作家也不例外。阿丁说自己写《厌作人间语》时也痛苦,因为故事元素取材于《聊斋志异》,“闪转腾挪的空间有限”。他给参加见面会的文学爱好者提了建议:“要是想写好文章,文字要反复推敲,容纳很多信息,又给读者留下想像的空间。”见面会上,主持人和阿丁朗读了新书中的超短篇小说《婚礼》、《剧本》,虽只有短短四五百字,凝练的对话和动作描写,仍精准地传递出悲凉的情绪。

来源|南国早报记者 龚文颖 文/图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