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风云变幻中,台风、暴雨、寒潮等“戏码”接连上演,给公众们留下深刻印象。2月6日,自治区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揭晓了由公众投票评选的“2017年广西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据介绍,2017年广西以暖冬开始,冬季(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平均气温为1988年来最高,达14.5℃,较常年偏高2.1℃,是广西近30年来最暖冬季。尽管这个年初很“温和”,但纵观全年,广西暴雨、强对流过程多,平均年降水量较常年偏多17%,汛期降水量为2009年以来最多。
“2017年广西十大天气气候事件”中,涉及暴雨的就有4件。其中,年度最强严重致洪暴雨造成近58亿经济损失给公众留下最深印象。
这场严重致洪暴雨过程发生在2017年6月25日至7日3日。这期间,全区99%的县(区)累积雨量均超过100毫米,为2017年最大范围的强降雨天气过程。桂林永福县罗锦镇过程降雨量820毫米,其13小时雨量达610毫米,突破了1951年广西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日降雨极值。受那次强降雨影响,全区13市65个县(区、市)出现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57.69亿元,是2009年以来广西暴雨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最大的暴雨过程。
台风则创造了“迟到”纪录。当年最为人所知的台风“天鸽”和“帕卡”一起登上“十大风云榜”。其中,2017年第13号台风“天鸽”既是当年影响广西的首个台风,也是1949年以来最晚的“初台”,比常年“初台”影响日晚了57天。“天鸽”横跨广西,在广西境内维持时间长达20小时。受其影响,北部湾海面和桂南出现强风、暴雨天气,部分河流出现超警戒水位,局地发生洪涝或地质灾害。全区7市27个县(区、市)受灾,直接经济损失2.29亿元。
除了风、雨,刚刚过去的2017年还有高温和寒潮天气让人记忆犹新。当年4月8~10日,桂西大部高温创了多项历史纪录,其中最高气温出现在田林,为41.6℃。此次过程有凤山、凌云、巴马、乐业、田林5站达到极端高温事件标准,其中凤山、巴马日最高气温打破历史极值,凌云日最高气温与历史极值持平,乐业、田林最高气温均打破当地4月高温历史纪录。
寒潮的暴发同样让人吃惊。2017年11月18~19日,广西出现全区性寒潮。受强冷空气补充影响,18~27日,全区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4℃,为1980年以来最低。超过40%的县(市)最低气温在8.0℃以下,最低的金秀为4.8℃。
据悉,为宣传和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全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关注,最大限度地降低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自治区气象局每年都会对当年影响广西的重大天气气候事件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向社会公众发布。
“2017年广西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1.年度最强严重致洪暴雨造成近58亿经济损失
2.全区性寒潮致大风雾凇阴雨接踵而至
3.广西最晚初台“天鸽”致严重风雨
4.30年来最强暖冬笼罩广西全境
5.“天鸽”过后 “帕卡”接踵而来
6.深秋时节寒潮暴发震惊全区
7.8月桂北致灾暴雨雨量大雨区集中
8.隆冬季节暴雨强降水多县破历史纪录
9.春夏9次暴雨强对流局地现洪涝灾害
10.4月桂西大部高温创多项历史纪录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