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贫困学生家庭的生活牵动着许多爱心人士的心。这几天,许多爱心人士或直接汇款或亲自家访,对爱心驿站刊登的贫困学生进行资助。
好好念书 将来帮助别人
宁明县海渊镇女孩黄艳青刚读小学一年级,父母均已病故,现在由姑姑照顾生活。
邹先生从2014年11月就开始关注爱心驿站,2月5日,他来电意向资助黄艳青300元。宁明花山走进社区爱心群志愿者唐上德说,邹先生其实汇了400元,“邹先生的表哥知道情况后也想资助100元。”
平果县同老乡女孩韦雅萍,目前在读大学。年过八旬的爷爷卧病在床,父亲肾结石不能干重活,母亲也体弱多病。为了学业和生活,韦雅萍在学校勤工俭学,周末还到校外兼职挣生活费。
2月6日中午,王先生致电爱心驿站计划资助贫困学生。两天后,他资助韦雅萍每月500元,将持续到她大学毕业;宁明的4名贫困学生,他也捐助每人每月300元。对此,王先生说:“我只是力所能及帮一下忙,希望他们好好念书。韦雅萍现在读大学,希望她有能力以后也会去帮助别人。”
大化女孩韦娅思在读大专,妹妹弟弟在读小学,父母体弱多病,母亲无劳动能力,父亲带病到县城打零工维持生活。
“我曾经在大化工作过,大化算是我的第二故乡。”2月10日中午,覃先生致电爱心驿站意向资助韦娅思姐妹。当天下午,他就把爱心款汇了出去,“姐妹各一笔,300元指定韦娅思大学生活用,另一笔200元指定韦柳婷小学生活专用。我经常关注爱心驿站,因条件有限,量力而行而已”。
两次登门 老人感动落泪
玉林市福绵区沙田镇的熊伟林,目前读八年级。父母离异,母亲改嫁他乡,父亲外出打工,很少过问家里。几个月前,奶奶生病又花了不少钱,家里仅靠爷爷一个人务农维持,生活困难。
2017年11月4日,在南国早报看到熊伟林的情况后,丁先生和爱人一起来到玉林,对熊伟林等两户进行资助。当时他说,本想多走访几家,因时间紧只走访了两家,“他们真的很困难,有时间我们还会再来的”。
2月4日,丁先生和爱人再次来到熊伟林家看望。
蒲公英助幼爱老服务中心志愿者张静说,丁先生上次资助以后,一直和她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家的情况。春节临近丁先生工作也很忙,本来计划网购一些年货通过快递送给学生,后来他还是决定再次前往看望。
“几个月来,丁先生出钱,我们志愿者找工人,帮熊家修了屋顶、建了厨房、做了灶台、买了电视,还买了两个衣柜,每人还有一床新被子,全家6人每人两套衣服。此外,还给了一个大红包。”张静说。
孩子的奶奶很感动,转身哭了。老人说,辛辛苦苦拉扯子女长大,现在子女远在他乡几年未回,想想很伤心。可是丁先生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就来看望两次。老人想把扶贫工作队给的鸡苗送两只给丁先生,被婉言谢绝。
“几个孩子的性格改变了很多,以前都很害羞,躲得远远的,现在见到丁先生来,都很有礼貌。走的时候,一家人一起把丁先生送到门口。”张静说,做公益很多年,感觉丁先生是最细心的,“看到熊家屋里电线像蜘蛛网,就叮嘱志愿者找电工,帮理顺电线,说安全很重要。”
往期结对情况
4557号 黄敏贵——王先生意向长期资助,每月300元,已汇300元。
4636号 林嘉锐——王先生意向长期资助,每月300元,已汇300元。
4641号 韦雅萍——王先生意向资助到大学毕业,每月500元,已汇500元。
4642号 黄艳青——邹先生资助400元;王先生意向长期资助,每月300元,已汇300元。
4643号 韦娅思——覃先生意向长期资助,已汇300元。
4644号 韦柳婷——覃先生意向长期资助,已汇200元。
另外,王先生资助宁明未见报名单学生郑金如每月300元,已汇300元。
本期求助名单(爱心热线 13877135193)
(本期名单由蒲公英助幼爱老服务中心提供)
4645号 苏敏,女,16岁,家住玉林市福绵区沙田镇万新村,就读于沙田三中九年级。精准扶贫户。父亲过世,几年前为父治病欠下许多债,目前仍未还清。弟弟妹妹都在读书,全家只靠母亲一人帮别人缝纫衣服维持生活,经常没有收入。家庭困难,生活拮据。
4646号 苏文洁,女,14岁,家住玉林市福绵区沙田镇万新村,就读于在沙田三中七年级。苏敏的妹妹。
4647号 陈光永,男,12岁,家住兴业县北市镇垌心村,垌心小学四年级。精准扶贫户。父亲因病去世,治病欠下外债。爷爷奶奶年过八旬,体弱多病没有劳动能力,哥哥姐姐都在读书,全家靠母亲一人在家务农维持生活。
4648号 朱通球,男,13岁,家住兴业县北市镇垌心村,垌心小学五年级。一家六口人,五本残疾证,精准扶贫户。父母和哥哥都是残疾,父母在家务农,生活很困难。
4649号 陈静,女,14岁,家住陆川县大桥镇平山村,就读于陆川初中八年级。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前两年为给父亲治病,家里因此欠下一大笔债务。现父亲偏瘫,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日常还要吃药。有个弟弟残疾,需要照顾。母亲照顾父亲和弟弟,无法外出打工,只能在家接些零工来补贴家用,生活十分困难。
来源 | 南国早报 记者王世杰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