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兵马俑在美展出拇指被盗,央视记者实地调查后发现...

来源: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
春节假期,有这样一条新闻受到广泛关注:赴美展出的中国兵马俑一个拇指被盗走。根据记者近日调查,事情实际上发生在去年12月21日。目前,被盗拇指已被找回,涉事男子迈克·罗哈纳也面临着审判。

2月20日,陕西省文物保护部门表示,将严肃追究美方相关部门责任。不过,兵马俑这样的世界级文物,安保为何如此脆弱?一个普通人又是如何潜入展区,实施盗窃的呢?

▲央视记者靠近参展兵马俑,安保人员并未干涉。视频截图


博物馆办派对成全了窃贼

在美国,由于面临营收压力,博物馆常常对外出租展厅以获得收入,展厅便经常成为派对、聚会的场所。由于在参与派对的同时,人们还能欣赏展出的文物,博物馆的娱乐活动受到了一些人的欢迎。

2017年12月21日晚,事发地美国费城富兰克林学会博物馆正举行着一场派对,来自特拉华州的24岁青年迈克·罗哈纳也是派对的参与者之一。当晚9时15分,罗哈纳偷偷溜进一个已经闭馆却没有锁门的展厅,看到了博物馆正在展出的兵马俑。他掏出手机,用手电筒照着一个兵马俑的手指仔细研究;他还站上陈列台,手臂搭在兵马俑肩膀上来了一张自拍。最后,罗哈纳悄悄掰下了兵马俑的大拇指,藏在衣兜里带走了。

展览并无特别保护措施

可能有人会问,罗哈纳为何能如此轻易突破层层安保,靠近这样的世界级文物?实际上,美国的一些博物馆比较强调互动真实,展览品和观众的距离很近,也很少用玻璃罩等特别的保护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距离事发时间过去了18天,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才发现兵马俑的大拇指不翼而飞了。

目前,费城富兰克林博物馆承认,他们的安保措施出现严重漏洞,并致函借出这些兵马俑的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表达歉意。

2月20日,记者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已成立应急工作组妥善处理相关问题,要求美方展览机构就此事向我方作出书面说明,同时要求美方加强对本次展览的安全防卫,我方还将根据“展览协议书”相关条款严肃追究美方相关部门责任。

对于肇事者罗哈纳,如果各项罪名都成立,他可能面临高达10年的刑罚。

来源丨综合央视新闻、《西安晚报》报道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