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等四部门向校外培训机构“超纲教学”动刀,要求各地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将“减负”落到实处。南宁校外培训市场的情况如何?家长和老师对此又有何看法?
1、现象:抢生源,一年级也有奥数班
2月27日,记者就此展开走访调查,发现数学、英语、作文等三门学科成为各培训机构的支柱课程,其中奥数最为热门。
明秀西路某生活小区有近十家教育培训机构。记者走进其中一家,发现寒假培训的学生将这里塞得满满的。
这家培训机构提供作文、数学、英语等六门学科培训,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分成了近40个班,包括特色班、辅导班、奥数班等。
“数学不好的,要学奥数。成绩非常好的,更要学奥数”,记者发现,无论孩子的数学考多少分,培训机构总会推荐学奥数。在鲁班路某教育培训机构,也存在青睐奥数的现象。
▲在南宁市凤翔路小学附近小区,开有不少教育培训机构。
“超纲教学”“提前教学”的情况也有不少。一家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表示,可以采取一对一辅导的方式超前上课。
记者发现,多数教育培训机构开设的奥数和作文课程,都是从三年级开始的;一些机构为了招生,甚至开设了一年级的奥数启蒙课程。
在鲁班路某商业广场一家培训机构,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份一年级的奥数课程表,每学期15节课,费用共1140元。
2、调查:压力大,有人一年花4万元
“为了小孩上各种培训班,我都成了‘月光族’。”市民李女士的女儿读初一,她为孩子报了文化类、艺术类等培训班,一年的费用为4万元左右。
这个寒假,市民刘女士就花了约5000元,让儿子小斌(化名)进行各种培训。“过去只是上普通的英语培训班,课时费为100~150元,这个寒假有幸跟了名师,每次为250元”。
市民邓女士也决定给读四年级的儿子报班。她发现,不同的年龄和上课形式,培训费也不相同。一般而言,年龄越大,价格就跟着上涨。
▲在南宁市凤翔路小学附近小区的一家教育培训机构。
据了解,多数培训机构的补课课程,是按15节课的标准收费,价格为1500~1800元,一些全科辅导班的费用则达到2200元以上。受访的多名家长中,孩子报的培训班基本都是三个左右,有些甚至报五六个,每年的培训费都在一万元以上。
中国教育学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中小学课外辅导行业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参加的学生规模超过1.37亿人次。
3、家长:很无奈,孩子苦却无能为力
记者发现,南宁学生——
在小学一二年级,参加的培训以各种兴趣班为主;
小学三年级左右,家长普遍给孩子增加英语培训;
进入四年级,大部分孩子开始接触奥数和作文;
进入初中,学生的体育、艺术类兴趣班渐渐都停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类培训成了主要内容。
▲网络配图。
市民覃女士的儿子今年读小学二年级,她排了半年才给孩子报上一个好的英语培训老师的班,去年12月开始上课。
而儿子正读四年级的市民王女士表示,她给儿子报了数学预先班,预先班就是提前学习下一个学期的课程。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虽然还没有开学,市民张女士已经为初三的儿子提前安排好了下学期补课的内容。
眼看着培训班慢慢地挤满了儿子的课余时间,张女士有时也感到心痛,“孩子学习太苦了,但班上成绩靠前的孩子都这样,小孩自己也有补课意愿”。
4、教师:很期待,改变招考评价机制
是什么促使家长一边心痛孩子没时间休息,一边主动将孩子送进各种培训班?
家长张女士说,如果想考上南宁二中、三中等较好的高中,就必须与同学“厮杀”,“为了每个学科多拿几分,家长只能掏钱把孩子送到培训机构”。
▲2月27日中午,一名学生从南宁市长湖路一家教育培训机构走出。
南宁一所中学的老师说,该校成绩排名靠前的孩子几乎都有校外补课的经历。对于家长的做法,他表示理解,“客观地说,校外培训机构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中小学生对学习的补充性需求”。
目前学科类培训确实存在“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问题,但这是家长的选择行为所致,“如果有关部门从根源上进行改革,改变招生考试的评价机制,家长和学生就不会‘分分’计较,‘超纲教学’自然就没有市场”。
记者注意到,此次四部门提出的治理任务,并非简单地否定一切校外培训机构和培训方式,也不是简单地禁止校外培训机构涉足基础教育学科类培训,而是通过提高和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准入门槛,根据规范标准该取缔的取缔,该规范完善的规范完善,该限制培训领域的进行限制。
同时,教育部在相关文件中提出,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理性看待参加校外培训的作用,不盲目攀比,切实减轻子女校外培训负担。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蒋晓梅、张文卉、徐冰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