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利婷、邹升廷、班华忠是广西代表团的三位基层代表。三位“85后”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他们感到这既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3月4日,他们跟南国早报记者聊起履职初体验时,表示作为年轻代表,要多看、多听、多关注民生问题,多向老代表请教、学习,履行好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的使命,发出年轻人的声音。
▲黄利婷代表(右)接受南国早报全媒体方式的采访。南国早报记者 何运斌摄
黄利婷代表:
年轻,是压力也是动力
在广西代表团里,一位穿着京族服饰、瘦高的年轻女代表引人关注。她就是广西代表团里唯一的“90后”——1991年出生的黄利婷。作为广西代表团里最年轻的代表,黄利婷表示,这给她带来了压力:“毕竟还不够成熟,社会经历少,工作经验会有所欠缺,很多地方还需要加强学习。“
黄利婷来自东兴市江平镇山心村,是村委委员和妇联主席。在此之前,毕业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的黄利婷原本在南宁工作。放弃大城市的工作和生活,回到生她养她的小山村当一名村官,是因为感动于村民对她的信任。
2016年,村里需要补选一名村委委员和妇联主席。父老乡亲喜欢她、信任她,联名提名了她参加选举,村支书也找她谈心:村里的发展需要人才,但是现在回到农村的年轻人很少,希望她能回来建设家乡。
这些都触动了她。她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地方的农村已经发展得很好了,但是我们村的发展还一般。作为村里的年轻人,我想如果我能回去为建设它尽一份力,也是很好的。”
“第一次当代表有点儿紧张。”黄利婷说,好在老代表给了很多建议和经验,她自己前期也做了准备,将尽力发挥出年轻代表的作用,履行好职责。
邹升廷代表:
跟着老代表学经验
1987年出生的邹升廷也是广西代表团的新面孔。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有一些紧张:“这么多人选我出来,感觉压力很大,身上的责任很大。”
邹升廷是广西天龙泉酒业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一名管理策划员。他说,作为一名来自企业的基层代表,对企业的情况了解比较多,所以很关注与企业发展有关的政策。
怎样当代表,怎么倾听社情民意,怎样履职,邹升廷觉得很多东西都需要进一步学习。“光从老代表身上就有很多经验可以学习。比如说在看问题方面,我们平时可能集中关注在某一点上;但老代表站的角度更高,看问题更全面一些。”
邹升廷表示,随着逐渐进入角色,接下来他会更关注企业发展方面的问题,在这一方面多多发声。
班华忠代表:
带着父老乡亲的期盼参会
班华忠代表来自天峨县纳直乡纳直村,是当地乡政府聘请的农民水果种植技术员。此次能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参加大会,班华忠坦言非常激动,家里人也很高兴,“作为基层代表,带着村里父老乡亲的期盼来参加大会,感觉任重道远”。
班华忠告诉记者,得知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消息时,他正在果园里照看果树。时下正是李树开花的季节,作为果农,他不仅要管好自家80亩地的果树,还要到其他村民的果园里做技术指导。不过,每天晚上回到家,他也会用手机上网,特地去搜索、学习人大代表的职责、如何履职等相关知识,会前也参加了专门的培训。
乡村振兴战略是班华忠特别关注的热点。1986年出生的班华忠告诉记者,如今,在纳直村里,像他这样留守乡村的年轻人屈指可数,大多数都外出打工、创业了。但乡村的发展需要年轻人的力量,如果乡村的环境能够得到更大的改善,或许能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希望政府部门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并给予返乡创业的年轻人适当补贴,吸引更多年轻人回到田间地头,建设自己的家乡。
来源丨南国早报特派记者 佘鸿雁 雷倩倩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