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长洲船闸单月货物通过量首超长江三峡!

来源: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
记者从广西西江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江集团)了解到,2018年1至2月,西江干流长洲枢纽船闸货物通过量1705万吨,同比2017年前两月大幅增长72.0%。尤其是2018年1月,长洲枢纽货物通过量达1262万吨,创下历史新高,并首次超过长江三峡船闸。目前,月货物通过量超过1000万吨已成为长洲船闸的常态。

1、单月通行量超三峡
记者从西江集团了解到,2018年1月至2月,长洲枢纽船闸过闸船舶总数17441艘次,货物通过量1705万吨,同比2017年的1月至2月,分别增长45.3%和72.0%,过闸船舶数和货物通过量均实现大幅上涨。

据了解,2月是传统春节假期,相当比例的船员返乡过年,不少航运企业和个体船东休假暂停营运,当月过闸船舶为4725艘次、货物通过量为443万吨,比1月的数据有所回落。但值得一提是1月的数据,当月货物通过量首次超过1200万吨大关,达到1262万吨,创下了历史新高,这一数据还首次超过了长江三峡船闸。

去年以来,西江航运干线长洲枢纽船闸货物通过量节节攀升,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去年10月,长洲枢纽船闸单月货物通过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达到1093万吨。去年11月达1091万吨,去年12月达到1162万吨。

▲多艘货轮正通过长洲水利枢纽三四线船闸。

2、上千万吨已是常态
为何长洲枢纽船闸能实现快速增长?西江集团船闸运营管理分公司长洲船闸管理处主任莫镇宇介绍,这是几个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从大环境看,去年以来随着宏观经济的持续回暖,运价上涨,珠江水运需求较为旺盛,而1月份临近春节,是船运“春运”的高峰期,大量往广东方向的船舶都要从长洲枢纽经过。

莫镇宇表示,随着长洲枢纽三四线船闸投入使用,船闸通过能力大为增加,船舶的运转率也大大提高,“比如一艘货轮从平南往广东,以往每次都要在船闸前等三天才能通过,现在当天就能通行,以前一个月只能走3个来回,现在能走5个来回”。此外,西江集团通过协调沟通水利水电部门调整调水计划,确保了枯水期航运用水相对稳定,保障了船闸的通过能力,长洲枢纽还在全国内河船闸率先实现梯级联合调度和集中监控,提升了通过效率。

“这是第一次超过三峡船闸,以后也可能会再超过。”对于单月货运通过量超过三峡船闸,莫镇宇表示并不意外,目前的长洲枢纽,年总通过能力已经由原来的4012万吨提升到单向1.36亿吨,月货物通过量超过1000万吨已成为常态,这一数据和长江三峡比起来,已经是同一个数量级。长洲和三峡谁高谁低,更多取决于宏观的经济态势,以及具体的上下游产业发展、原材料需求等情况。莫镇宇说,预计2018年接下来的月份,长洲枢纽货物通过量增幅可能会有所回落,但仍将保持增长势头。

3、“咽喉”瓶颈得以突破
从地理上来看,长洲水利枢纽是西江航运干线最后一个梯级枢纽。广西境内有多条大河,像是一棵大树的枝杈,汇入西江干流,经梧州向东流到广东。在柳州,上游在河池方向的龙江和来自桂北的洛清江汇入柳江,又在下游与从河池、来宾方向流过来的红水河共同汇入黔江。在南宁,来自崇左方向的左江和来自百色方向的右江汇入邕江,也就是郁江。在桂平,黔江和郁江汇合成为浔江。而梧州,又位于桂江、浔江、西江三江汇合处。因此,长洲枢纽在珠江的地位与长江三峡在长江干线的地位是同等重要的,可以称作是干线航道的咽喉,是上游地区货物运送到珠江三角洲、港澳地区的必经之路。

过去,船闸是长洲枢纽的瓶颈所在。2015年以前,长洲枢纽只有一二线船闸,难以满足过闸船舶的需求,滞航情况多发,最多一次滞航船舶达到1400多艘。随着2015年1月和2016年3月长洲三四线船闸分别投入使用,这一情况得以大大改观。据了解,长洲枢纽三四线船闸均是3000吨级,是中国规模最大、船闸输水平板阀门尺度最大、最节能的单级船闸。

“船运企业知道能过大船,造船就往大型化发展,船大了,货运量也随之上去了。”莫镇宇说,船闸的提示也带动了造船行业的发展,从而带动航运的发展,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也就显现出来了。



来源 | 南国早报记者 徐冰 

编辑